“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1年年會”12月3日在廣州召開。本屆論壇主題定位為“新戰略、新開放、新啟航:推動資本、科技、産業大循環”,吸引了來自全球知名經濟研究機構、證券監管機構、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國際知名機構嘉賓,以及中國高質量上市公司、金融機構代表共同參與。
論壇特別設置了全球經濟學家專場、産業與資本專場、全球交易所專場三大環節,共謀中國與全球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新戰略。
新時代下,中國經濟與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對“雙碳”目標的追求。可以説,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願景的提出,將中國的綠色發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也將成為未來數十年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基調。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在本屆論壇上&&:“減碳不能單打,應從中國現階段國情出發,堅持降碳、減污、增綠、增長四位一體協同推進,形成協同機制,不能搞運動式減排。”
另外,劉世錦還&&,實現“雙碳”目標,從根本上需要綠色技術驅動,而大量低碳或零碳新技術的研發和産業化也將帶來百萬億級別的巨量投資。
針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倫敦證券交易所首席執行官Julia Hoggett就指出,中國經濟正迎來從爆炸式的數量增長向質量和創新增長轉型的挑戰,而大灣區在這一過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打造了一個平台,引入國際資本為轉型提供資金,幫助中國實現凈零排放目標,並連接到全球各個碳交易平台。”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國際化水平最高的區域之一。”滙豐粵港澳大灣區業務部總經理陳慶耀&&,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大灣區既是國內大循環的重要腹地,也是聯接國內和國際循環的關鍵樞紐。
大灣區不僅在推動“雙循環”中發揮着獨特的作用,同時也受惠於“雙循環”,成為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增長、高水平開放的新引擎。
本屆南方財經國際論壇還舉辦了《2021琶洲指數》年度發布會,發布解讀琶洲數字經濟發展相關指數,及結合琶洲優勢産業的工程機械指數、織布機景氣指數等、特賣指數、美粧指數、醫藥B2B流通指數等系列行業指數。(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