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一是融入血脈中的善良,二是裝進腦袋裏的知識,三是刻在骨子裏的堅強”。隨着時間的流逝,青春、美麗與健康都會慢慢離我們而去,唯有智慧從不負人。
智慧是一座專屬於你的寶庫,它不會無端消失,也不會被別人竊取。我們每個人的精神世界和思維方式都是不同的,就算是有人聽到了你智慧的話語,也不一定能適合他的生活。一個人生活得好不好,從來不在物質,而在生活的智慧。
如果將我們的思緒比作航船,智慧就像是心海中的燈塔,指引着我們找到屬於自己的港灣。人生難免會遇到坎坷和困境,心中有了智慧的指引,我們就能不懼萬千阻礙,堅定地走向前方。
不過分敏感心才會寬闊
過分敏感的人,是什麼樣的?知乎上有一個高讚回答:外界可能只是平凡的一次聚會聊天,而敏感的人內心,卻上演了一場跌宕起伏的連續劇。這樣的人,往往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開始胡言亂想;因為別人的一個舉動,就自亂陣腳。
如果別人的一個眼神,你都要猜想一番,為難的只有自己。楊絳先生曾在一百歲感言裏寫道:我們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與其在他人的世俗裏畏手畏腳,不如在自己掌控的世界裏大展拳腳。
正所謂:“有心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內心保持一定的“遲鈍力”,對外界的評價和眼光不過分地敏感,心才會寬闊。
你幹的是職業還是事業?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今天得上班,明天還得上班,是職業;今天想上班,明天還想上班,則是事業。年輕人在工作崗位上是骨幹力量,在家裏也是頂梁柱,平時都很忙很辛苦,一旦出現閃失,對所在單位、對家庭傷害都很大。要知職知責。功成有我、功成在我。
不論在哪個崗位、在何種環境,年輕人都要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昂揚的狀態,對職責範圍內的事情,用百分之百的心思,下百分之百的氣力,把本職工作做到極致,把平凡工作做出亮點,實現人生價值,書寫青春華章。
你學會低頭了嗎?
據傳,印度有一個著名的佛學院,這所學院有個特點,就是在學院的正門之側,開着一個小門。小門高1.5米、寬0.4米。一個成年人要想從這個門過去,必須低頭、彎腰、側身,不然,就會碰壁撞頭。
這個小門,是學院給每屆新生上第一節課的地點。所有學生都要進出這扇小門,無一例外地低頭、彎腰、側身。老師告訴他們,大門確實能夠讓人昂首挺胸地&&,但是只有學會該低頭的時候低頭,才不會碰壁吃苦頭。適時的低頭,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更是一種智慧的取捨。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往往是從三次低頭開始的。向年齡低頭、向驕傲低頭、向愚蠢低頭。向年齡低頭,承認身體的局限,就是一種成熟。向驕傲低頭就是放下面子。作家亦舒説:“面子是一個人最難放下的、又是最沒用的東西。當你越是在意它,它就會越發沉重,越發讓你寸步難行。一個人越在乎所謂的面子,活得越辛苦。俗話説:“懂得低頭,才能出頭。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不會讓自己撞得頭破血流,也不會在絕望面前孤注一擲,而是選擇退一步海闊天空,擁抱更廣闊的人生。 (清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