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一葉“雙驕”出武夷-新華網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一葉“雙驕”出武夷

2025-11-14 21:47:26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 11月14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一葉“雙驕”出武夷》的報道。

  武夷山下,崇陽溪畔,三茶“茶空間”內茶香氤氳。

  沖茶、出水、分杯,動作行雲流水……“茶空間”負責人張璇正為遠道而來的韓國游客展示茶藝。“武夷山的制茶技藝,凝聚着人類對戰勝苦澀的不懈追求。”她向客人們娓娓道來。

  位於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因其獨特的丹霞地貌和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氣候,自古就是茶葉生長的沃土。歷史上,從這裡誕生的茶葉,曾不經意間改變“中國茶”的味道與地位。

  這是武夷山齊雲峰景區一處山水茶園景觀(五月八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明朝初年,朱元璋罷團茶、興散茶,讓茶葉重鎮武夷山遭遇行業變革。彼時的“蒸青綠茶”制法難以化解茶葉本味的苦澀,武夷山茶人並未固守成規,在傳承本土技藝的基礎上逐步探索出“半發酵”工藝,成為烏龍茶制法的核心要義。

  “學界普遍認為,清初王草堂所著《茶説》是最早完整記錄烏龍茶工藝的古籍。”武夷茶文化研究院院長邵長泉認為,書中對武夷茶制法的描述,與後世烏龍茶基本工藝高度契合,印證了烏龍茶工藝源自武夷茶的歷史源流。

  經曬青、做青、殺青、揉捻、烘焙等十多道工序脫胎而生的武夷岩茶,不僅褪去了原葉之苦,更獨具“岩骨花香”,成為蜚聲海內外的烏龍茶代表。“我國烏龍茶最早起源於武夷山,而後傳至閩南與廣東、台灣等地。”武夷山茶業同業公會會長劉國英説。

  武夷山茶葉的傳奇,不止於烏龍茶。位於武夷山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的桐木關,山高林深,雨多霧濃,獨特的水土光熱,萬物共生的精妙平衡,孕育出武夷茶的另一種神韻。

  “世界茶葉市場上,紅茶的佔有率超八成,超過其他茶類的總和。這片風靡全球的‘東方樹葉’,同樣始於武夷山。”武夷山市海峽茶業交流協會會長楊佑生認為。大約明末時期,武夷山茶農在制烏龍茶的過程中意外創制紅茶工藝。這种經“全發酵”製成的小種紅茶,幹茶烏潤肥實,湯色紅亮,帶有沁人心脾的松脂煙香。

  這份意外問世的禮物,就此從中國走向世界。400多年前,從桐木關枝頭采下的小種紅茶,沿萬里茶道和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歐洲。據考證,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將其作為嫁粧帶入英國宮廷,催生了歐洲風靡至今的下午茶文化;英國文豪拜倫盛讚其為“撫慰人心的飲品”;它還間接推動了印度、斯裏蘭卡等國紅茶産業的興起,成為連接世界的重要商貿媒介與文化橋梁。

  故而,法國著名歷史學家布羅代爾在研究中世紀的資本主義萌芽時稱:“茶在中國與葡萄在地中海沿岸起的作用相同,凝聚着高度發達的文明。”

  “由於出口時茶葉顏色烏黑,它被稱作‘Black Tea’,又因産自武夷而音譯為‘Bohea’——這兩個詞在18至19世紀,幾乎成為世界紅茶的代名詞。”楊佑生説。

  一葉成雙茶,香傳四百年。如今,以紅茶和烏龍茶為核心的武夷茶,正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煥發新活力。

  走進武夷山瑞泉岩茶博物館,茶香撲面而來。如今,這座融合了工藝展示、茶窖體驗、茶器鑒賞等功能的茶文化博物館,是許多國際友人了解武夷茶的窗口。

  “一杯茶裏蘊藏百年芬芳,更承載着跨越千里的文明對話。”瑞泉岩茶博物館館長黃聖輝説。近年來,瑞泉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成為中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項目科特派示範區茶葉示範點,攜手廈門航空公司達成綠色發展戰略,向世界展示中國茶文化的獨特韻味,搭建起一座連接不同國家文化的橋梁。

  從山間一片葉,到世界一杯茶,時至今日,茶葉仍是武夷山對話世界的“一門語言”。

  “中俄蒙啟動萬里茶道聯合申遺以來,武夷山作為這條古商道起點,服務大局、傾力投入。”武夷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躍輝介紹,當地已有序啟動鄒氏大夫第等重點文保單位修繕工程,累計收集申遺相關材料362件,組建國際、國內、本土三級專家庫,進一步厘清武夷山在萬里茶道中的歷史脈絡。

  與此同時,武夷山借力各類中外交流&&,讓武夷茶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名片。中英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對接交流、中法茶酒對話、武夷山世界紅茶發源地地標生境案例國際示範等活動接連舉辦,讓更多人了解武夷茶的歷史底蘊與當代價值。

  如今,武夷山約12萬人從事茶葉生産經營活動,註冊茶葉類經營主體共3萬餘家。2024年全市茶全産業鏈産值150億元,實現稅收2.28億元,增長7%,帶動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1%。預計2025年全市茶産業稅收將達2.5億元,增長10%。

  第十七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將於11月16日開幕。“我們將以本次茶博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三茶統籌’,擦亮武夷山‘世界紅茶與烏龍茶發源地’的金字招牌,從多維度向中外嘉賓宣傳推介武夷山,全力打造‘全國有特色、國際有影響’的茶業盛會。”武夷山市副市長邱敏説。

[責任編輯: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