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福建首個“無償獻血宣傳月”啟動-新華網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福建首個“無償獻血宣傳月”啟動

2023-12-06 10:03:05 來源: 福州晚報
字體:

  本月是福建省首個“無償獻血宣傳月”。昨日,宣傳月主題活動在福州啟動。

  獻血獲獎者可獲榮譽卡

  根據新修訂的《福建省獻血條例》,每年12月為全省無償獻血宣傳月。昨日,“閩山閩水,熱血同新”2023年福建省“無償獻血宣傳月”主題活動在福州啟動,來自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高校等領域的17個獻血團體代表上&助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福建省推出了“無償獻血榮譽卡”。在本省獲得國家衞生健康等部門授予的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含金獎、銀獎),或者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獎、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終身榮譽獎等獎項(只要其中之一)的個人,就可以領取這種榮譽卡。

  這種榮譽卡也有電子版,將來可在“閩政通”手機APP上直接申領。

  持卡人可以免費游覽政府主管的公園、風景名勝區、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所,享受醫院綠色通道優先服務等。

  五類人員可獲“博愛福卡”

  《福州市無償獻血者、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遺體與人體器官(組織)捐獻者的優待措施》將於明年元旦起施行,有效期5年。

  根據《優待措施》,福州市為本市市民中獲得國家衞生健康等部門授予的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含金獎、銀獎),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終身榮譽獎以及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等五類人員發放“博愛福卡”(虛擬卡)。憑此卡可在醫療和用血、使用城市公共服務等方面享受優待,具體為以下這些。

  在醫療和用血優待方面,享受福州市內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設立的綠色通道,提供優先服務。每年免費享受一次由居住地基層衞生服務機構提供的基本項目健康體檢。全市公立醫療機構為無償獻血者、捐獻造血幹細胞者及其親屬提供醫療用血優待。除臨床急救用血外,同等條件下,醫療機構要優先保障獻血者臨床用血。

  在優先享受城市公共服務方面,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或金獎)獲得者和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在住房保障中要納入公租房輪候保障家庭優先保障範圍。申請公租房時,提供相應證書,經審核、公示符合公租房保障條件的,即可獲得優先配租資格。

  游覽福州市國有公園、風景名勝區免首道門票;免費參觀政府投資建立的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乘坐福州市行政區域內的地鐵和公交線路。記入個人誠信檔案,並納入公共信用信息&&,進行提高茉莉積分激勵。

  在各類評優、慰問時被優先考慮。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或金獎獲得者,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終身榮譽獎獲得者以及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個人,在參加省、市、縣級“青年五四獎章”“三八紅旗手”等評選時,在同等條件下會被優先考慮。捐獻者所在單位參加“青年文明號”等各級各行業活動評選時,在同等條件下會被優先考慮。上述五類人員中家庭有困難的,將被納入“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慰問範圍。

  專項基金救助相關親屬

  對於遺體和人體器官(組織)捐獻者的配偶、直系親屬,《優待措施》明確了對捐獻者困難家庭進行救助,對捐獻者家庭進行人道關懷和醫療服務優待,對捐獻者子女進行教育優待。

  設立人體器官捐獻者困難家庭救助基金,對已完成器官捐獻的捐獻者困難家庭進行人道救助;將已完成器官捐獻的捐獻者困難家庭納入“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慰問以及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範圍。

  捐獻者免費享受火化等殯葬基本服務項目,享受相應的救助政策。

  每年定期開展緬懷紀念捐獻者活動,走訪慰問捐獻者家庭,為有需要的捐獻者家屬提供心理救助。

  捐獻者已滿60周歲的父母、配偶,優先安排入住公益性養老機構。

  捐獻者在醫療救治時産生的醫療費,醫療機構應適當減免其需自付的部分。

  肝臟、腎臟、肺臟、心臟移植的器官移植等待者,符合“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者的直系親屬、配偶,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登記成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3年以上”兩個條件之一的,在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中,同一分配層級內在排序時有優先權。

  家庭經濟困難捐獻者子女所在學校要統籌減免其學雜費。捐獻者子女參加學校各級獎學金評選時,在同等條件下要優先考慮。

  【相關新聞】

  血庫請你伸援手

  最近,天氣轉冷,街頭獻血人數驟減,但臨床用血量沒有減少,各地血液庫存緊缺。省血液中心呼籲廣大市民加入無償獻血者隊伍,為生命加油。

  另據了解,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血液採集總人次28.4萬人次,血液採集總量為47.1萬單位。(記者 陳丹 馬麗清)

[責任編輯: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