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追光的你丨“95後”理事長和青年們的“田園夢”-新華網
“95後”理事長陳劍波堅持把它稱為“田頭青年合作社”,“從名頭上看,接地氣、冒熱氣又充滿朝氣。”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線上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互動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資訊

追光的你丨“95後”理事長和青年們的“田園夢”

2024-05-03 08:43:40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5月1日,合作社理事長陳劍波(左四)與視頻攝制團隊成員在一起,他們都是“田頭青年合作社”社員。新華網 肖和勇 攝

  新華網福州5月3日電(肖和勇)田頭青年農業專業合作社,在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岩溪鎮。“95後”理事長陳劍波堅持把它稱為“田頭青年合作社”,“從名頭上看,接地氣、冒熱氣又充滿朝氣”。

  這是一群返鄉青年的創業“大本營”。組建不到1年間,這裏已吸收24名社員加入,其中“90後”“00後”有15人。

  這幫年輕人怎麼搞農業?他們向老農專家學經驗,向現代農業要效益,種菜種果、養魚養雞,“擼起袖子”幹得熱火朝天。他們還把新想法、新模式“植入”田間地頭,每天寫腳本、拍視頻、做直播,角色分工井井有條,持續聚力在各大社交媒體、電商平臺刷屏帶貨,把“家鄉的味道”推向全國各地。

  “新農人”逐漸成長為“興農人”。看著事業“上道”起色,陳劍波的“田園夢”扎下了根。

  “優質農産品出村進城賣得好,産業才能做起來。”陳劍波説,鄉村振興離不開特色産業,助力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好日子才更有奔頭。

  “期待更多年輕人回到農村,加入我們一起幹。”

  5月1日,合作社理事長陳劍波在合作社門口錄制短視頻開頭片段。新華網 肖和勇 攝

 5月1日,合作社攝像師葉麗斌(右)在為陳劍波(中)拍攝視頻片段。新華網 肖和勇 攝

  5月1日,合作社社員在一片茄子園裏,為茄子疏葉(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5月1日,陳劍波在茄子園裏疏葉。新華網 肖和勇 攝

  5月1日,合作社社員魏澤偉在茄子園疏葉,查看茄子長勢。新華網 肖和勇 攝

  多日強降雨造成玉米倒伏。5月1日,合作社社員下田,將倒伏的玉米扶正(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5月1日,合作社視頻編導馬佔山(右)與攝像師葉麗斌(左)商討拍攝細節。新華網 肖和勇 攝

  5月1日,細雨中,合作社攝像師葉麗斌與電商運營專員林舒婷一起採集拍攝花生長勢的視頻素材。新華網 肖和勇 攝

  5月1日,暴雨到來之前,合作社社員一起研究航拍方案。新華網 肖和勇 攝

  5月1日,合作社社員葉培源(左)與陳劍波(右)一起,在池塘邊拋灑飼料喂魚。新華網 肖和勇 攝

 5月1日,合作社社員一起在池塘邊喂魚,同時拍攝視頻素材(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5月1日,完成田間勞作和視頻拍攝任務之後,社員魏澤偉的衣服上沾滿泥土。新華網 肖和勇 攝

  5月1日,合作社視頻剪輯師韓港平(右一)、理事長陳劍波(中)與編導馬佔山(右一)在一起審片,修改視頻。新華網 肖和勇 攝

  5月1日,合作社林下養殖場,理事長陳劍波(左)與編導馬佔山(右)一起直播帶貨。新華網 肖和勇 攝

  5月1日,合作社主播林俊賢和蔡澤傑在直播帶貨。新華網 肖和勇 攝

  5月1日下午,合作社包裝車間,合作社理事長陳劍波(右四)與工人一起打包水果,準備發貨。新華網 肖和勇 攝

  5月1日,合作社視頻攝制團隊在田間騎車踩線,為後續視頻拍攝工作做準備。新華網 肖和勇 攝

[責任編輯:劉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