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茶桌仔”視角下的閩南“小確幸”-新華網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線上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互動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資訊

“茶桌仔”視角下的閩南“小確幸”

2023-10-13 22:29:53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新華社廈門10月13日電(記者顏之宏)在廈門的公園與街巷,時常能看到擺放著茶具的桌椅,供往來市民遊客歇腳品茶。在閩南話裏,這樣的茶攤被稱為“茶桌仔”,在過去也兼具“講古話仙”(即聽説書、拉家常)之用。

  廈門位于“閩南金三角”的中心位置,在外人眼裏,閩南人都有“愛拼敢贏”的個性。而在廈門,生活節奏並沒有外人看來那麼“閩南”,有不少日常工作都是在茶桌上“邊喝邊幹”完成的。

  10月10日,在廈門市翔安區內厝鎮許厝村的大榕樹下,社區幹部與轄區居民在喝茶“話仙”。新華社記者 顏之宏 攝

  “您來廈門多久啦?”“成家了嗎?”三杯茶下肚,在問詢完我的“戶口資訊”後,採訪對象才轉入正題。作為一個在廈門工作生活了七年多的外省人,廈門人愛好喝茶的習慣曾讓我挺不適應,卻也讓我領略了廈門“不緊不慢”的茶文化。

   廈門本地並非傳統的茶葉産區,但廈門人愛好喝茶已有數百年歷史。早在19世紀,廈門就有“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壺必曰孟公壺,杯必曰若深杯”的相關描述記載。

  在基層工作中,“茶桌仔”的一大作用是“平心靜氣化矛盾”。為什麼不上來就直入主題聊正事?“有的人怒氣衝衝進來,你就跟他講道理,人家怎麼聽得進去?或者是你不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上來就‘亮底牌’,那還怎麼談?”遇事先喝茶,是幾乎所有廈門基層幹部的基本工作法。幾杯茶飲下,進門的怒氣消了,隔著的“窗紗”落了,事情自然就有了解決的苗頭。

  10月10日,在廈門市湖裏區東榮社區內,社區幹部與轄區居民在茶桌上閒聊。新華社記者 顏之宏 攝

  也正是在“茶桌仔”的影響下,來自基層的大部分矛盾糾紛都能做到“不出村(社)”。來自公安部門的數據顯示,截至九月底,2023年廈門全市十三類矛盾糾紛調處率達95.8%。

  “喝茶講情調、品味道,自己喝著開心就好。”除了自己的心情外,廈門人似乎並不在意許多喝茶的細節。盡管廈門飲茶也要“分茶”,但從工序的嚴謹性和觀賞性來看,不若潮汕地區。廈門對于“茶桌仔”的理解,不僅僅是一種工作方法,還是一種閒適的生活態度。

   廈門在中國茶文化走向世界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近代史上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經由廈門輸出的茶文化至今仍有跡可循。例如,英文中的茶(Tea)一詞,正是來源于廈門方言“Te”的發音。

  10月10日,位于仙岳公園內的“茶桌仔”熱鬧非凡,30多張茶桌坐滿了前來品茶賞秋的市民遊客。新華社記者 顏之宏 攝

  和成都遍地茶攤相似,廈門的公園裏幾乎都有供市民遊客品茶的茶桌,一些大點的公園還會免費提供開水和茶具。從早上八點一直到太陽落山,這些公園裏的茶桌幾乎都是“滿員”狀態。更有意思的是,廈門公園裏的“晨練大爺”可能會忘帶手機或鑰匙,但絕不會忘帶一兩泡珍藏的好茶。鍛煉一結束,“老陳”“老林”“老鄭”們立馬找張茶桌坐下——“我這泡頭湯多好”“我這泡火焙的恰到好處”,鬥茶聲不絕于耳。

  10月10日,仙岳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正在準備茶具,免費向市民遊客出借。新華社記者 顏之宏 攝

  從一個外省人的視角來看,“茶桌仔”還體現了廈門這座城市高度的包容性。一方面,不論是口味清淡的白茶、綠茶,還是需要一定火焙的武夷岩茶,都能夠在廈門的茶桌上輕易覓得;另一方面,在街頭巷尾的人行道上,不時能看見“佔道喝茶”的市民群眾,只要不影響正常通行秩序,城管部門往往也不會加以干涉。

  “茶桌仔”代表的不單單是一種飲茶習慣,更多的是一種在廈門生活與工作的方式。它融匯了多元文化,並且以一種“慢下來”的節奏呈現給世界,這在凡事都講求快節奏的當下,更是難能可貴。

[責任編輯:鄭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