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賽搭&育英才 豫見技能促增收-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4 09:52:08
來源:新華網

國賽搭&育英才 豫見技能促增收

字體:

新華網鄭州9月24日電 9月19日至23日,河南鄭州迎來了我國規格最高的職業技能賽事——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這場盛會已經成為了技能人才展示技能、實現價值、拓寬就業渠道的重要平台。

為深挖大賽價值、傳遞技能人才成長正能量,人社部與新華網聯合推出系列高端訪談節目《豫見國賽話技能》。第三期節目聚焦“技能助力就業增收”主題,邀請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丁同民,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梁偉剛,周口交通技師學院理事長侯聯營,河南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數控車項目金牌獲得者、新鄉技師學院數控技術學院24級畢業生秦煬,分別從政府、企業、技能人才個體等視角圍繞技能助力就業增收開展深度對話。

“這場大賽不僅是技能競技的舞&,更是河南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成果的集中展示。”丁同民&&。河南已經連續三年舉辦河南省職業技能大賽,全省每年開展職業(工種)競賽超100個、賽事活動超1000場,推動10000名以上選手獲得相應證書。所有省轄市都組織了市級綜合性職業技能競賽,並向縣區延伸,積累了豐富的辦賽經驗。近年來,河南在世賽中獲4金1銀3銅、化學實驗室技術項目連續兩年蟬聯世賽金牌,國賽前兩屆總成績位居全國前列。

為確保技能競賽活動可持續發展,河南健全了有力的競賽保障體系。丁同民介紹:“我們自2023年成為國賽承辦地以來,新建了5個世賽中國集訓基地、120個省級集訓基地、70個省級世賽重點賽項提升項目基地。”同時建立了省、市、集訓單位三級競賽工作領導機構,重點培養裁判、教練、場地經理、競賽主任等骨幹力量,以及培育技術優、實力強、前景好的賽項保障單位。

河南立足人口大省實際和城鄉勞動力資源豐富優勢,在與人社部連續簽訂四輪部省共建河南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備忘錄的基礎上,連續三年把“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取證”作為省重點民生實事之首,同時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評價、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強化激勵、加強監管,從而推動技能培訓評價與社會需求精準對接、與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同頻共振。

中原環保作為生態環境領域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緊緊圍繞“技能中國”行動、“技能河南”建設工作要求,深入實施“人才強企工程”。梁偉剛&&:“中原環保始終堅持技能價值導向,讓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創新者多得。”

為此,中原環保專門設置“專業”通道、技能序列,從助理技工到首席工程師等多個層級,技能序列與管理序列對照,首席工程師最高可享受企業副職待遇。同時堅持向生産一線、關鍵技術、核心崗位傾斜,優化工資結構。在常規薪酬外,專門設置技能工資,工資水平與他個人的專業技術水平相挂鉤,實現技能與薪酬同步提升。

“這種大型的比賽就是賽和練結合,從所有的職工中進行選拔,從50人的班,到最後一個選手,這一過程實際上是人才培養的過程。”梁偉剛這樣評價技能競賽的價值。

中原環保一直是職業技能大賽的重要參與者、組織者,將技能競賽作為提升技術、發掘人才的有效途徑。從2014年承辦並參加全國技能大賽至今,中原環保已組織承辦省級以上賽事5次,其中國家級賽事2次;參加省級以上賽事12次,其中國家級賽事3次。通過競賽,培養選拔出省級以上技術能手、技能大師44人,其中全國勞動模範1人,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全國技術能手4人。

“技能競賽也是我們學生技能提升的‘催化劑’。”侯聯營説。作為河南省第一所民辦技師學院,周口交通技師學院始終堅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為鄉村孩子尋找出路,為國家培養技能人才”的辦學初心,多年來把七萬多名鄉村青年培養成為技術能手。從2022年到2024年,該校預備技師註冊人數連續三年全省第一,2025年預備技師等級認定人數全省第一。

秦煬是從新鄉技師學院走出來的一名省賽金牌得主。初中畢業後在父母建議下選擇了數控技術專業。最初他對這一無所知,直到在專業課上看到機床自動加工出精美藝術品,才被深深吸引。

“剛開始也沒有想過最後能拿到金獎,就是想把自己這段時間所有的付出在比賽時全部施展出來。”秦煬説。當看到自己拿到金獎時,他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技能競賽不僅鍛煉了他的技能,更為他就業提供了重要助力,使他通過特殊人才渠道被企業引進。“現在大部分企業缺的不是人而是技能人才。”

目前,河南有5696萬勞動適齡人口,當中技能人才的總量達到了1969.7萬。對於技能人才在産業升級中的作用,丁同民認為:“技能人才在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新興産業的重點培育乃至未來産業的前瞻布局當中都起到關鍵作用。”現在的先進製造業不缺普通勞動者,這些崗位可用機器來代替。機器代替不了技術技能崗位。現在,企業迫切需要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來進行工藝創新和技術革新。

梁偉剛指出了企業當前最急需的三類技能人才:一是高技能人才,能在實際生産運行中,解決疑難工藝問題、處理複雜設備故障;二是複合型技術人才,既懂工藝原理,又懂自動化控制、大數據分析;三是創新型技能人才,能夠改進傳統工藝流程,推動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及前沿技術研發。

“技能人才的培養培訓評價的主體是企業,誰用人誰培訓,誰用人誰評價。”丁同民説,近年來,河南始終堅持發揮市場主體的自主評價作用,目前正在借鑒並推廣“企業認定、政府認賬”的模式,引導鼓勵市場主體成為技能人才培訓、評價的重要力量。

“我們加速企業和技工院校的緊密結合,通過建設廠中校、校中廠,打造‘産教評’技能生態鏈。”丁同民&&,通過工學一體化、産教融合的大力實施,盡最大程度實現技工院校的學生“一入學就入職、一畢業就就業”,切實把企業的生産流程、工藝規則變為學校的課程和教材。

“中原環保將人才作為第一資源,從五個維度系統推進技能人才培養。”梁偉剛介紹,制度改革上,建立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拓寬技能人才成長空間;培養革新上,分序列、分層級開展技能培訓與等級認定,優化人才結構;生態營造上,對外與院士專家合作搭建技術委員會,對內建設技能大師工作室;資源傾斜上,在宣傳表彰、評優評先中重點支持突出技能人才;價值激勵上,建立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造精神”。

“我們堅持‘就業才是硬道理’,圍繞産業發展和崗位需求,設計課程體系,深化教學改革,增強課程與技能學習的適配度。”侯聯營&&,學校根據企業需求和學生性格,實行分類培養,對技術型崗位、銷售型崗位和管理型崗位,分別加強工匠精神、利他精神和擔當精神的教育。

河南現有97所技工院校,包括普通技工學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三類。發揮技工院校在技工教育中的主力軍作用,河南推動技工院校深化與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的合作。丁同民説:“我們共建産業學院、實訓基地和研發中心,推廣‘訂單班’‘企業新型學徒制’等培訓模式,將企業技術標準融入教學全過程。

侯聯營介紹:“校企合作、産教融合是我們學校的一大亮點。學校重點打造‘中醫美容’品牌專業,‘人工智能應用’和‘烹飪與營養’特色專業。”

如今,河南技工教育展現出強大的吸引力。丁同民欣喜地説:“家長、孩子跑到技工院校要上學的越來越多。”在青年技能人才培養方面,河南將開展青年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專項行動。丁同民&&:“我們實施‘金藍領’青年技工提升、‘百校千企’合作和競賽引領青年成才計劃,對青年高技能人才在特級、首席技師評聘中給予傾斜。”河南特別聚焦35歲以下的青年技能人才,採取超常規的舉措,縮短青年技能人才成長周期,助力技能青年快速成長成才。

成才道路不止一條,技能人生同樣出彩。這場盛會搭建了廣闊舞&,讓更多技能人才憑藉一技之長拓寬就業渠道、提升獲得感,在技能致富的道路上綻放人生價值。

豫見國賽話技能丨丁同民:充分發揮國賽的引領作用 切實加快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步伐

豫見國賽話技能丨梁偉剛:讓技能人才不必為“錢途”擔憂 一心奔赴“前途”

豫見國賽話技能丨侯聯營:讓七萬鄉村孩子用技能改變命運

豫見國賽話技能丨秦煬:以技能大賽為起點 走向“大國工匠”之路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