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見國賽話技能丨秦煬:以技能大賽為起點 走向“大國工匠”之路-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4 09:53:31
來源:新華網

豫見國賽話技能丨秦煬:以技能大賽為起點 走向“大國工匠”之路

字體:

  新華網鄭州9月24日電 作為我國技能人才領域的頂級盛會,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於今年9月19日至23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為深度挖掘大賽價值、傳遞技能人才成長正能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攜手新華網重磅推出系列高端訪談節目《豫見國賽話技能》。在第三期“技能助力就業增收”主題節目中,新鄉技師學院數控技術學院2024屆畢業生、省賽金牌獲得者秦煬圍繞技能成才、競賽引領、高質量就業等議題分享經驗。

  “初中畢業時,父母幫我選了數控技術專業,那時我對這個領域一無所知。”秦煬回憶道,“直到在專業課上看到老師編程後,機床自動加工出精美的藝術品,我才被這項技術深深吸引。”

  秦煬的學習態度隨之改變。他不僅平時刻苦訓練,還認真聽好老師講的每節課。老師看到他表現突出、成績優秀,就將他引薦到了學校的集訓班。剛開始,集訓班不止秦煬一個人,後期的選拔考核周期相當長,同學們一個個被淘汰掉。“當時其實也挺殘酷的,比我優秀的人也很多。”秦煬説,“我就想著要比他們多練一點,自己不足的地方也要多提升。”

  備賽過程充滿挑戰。秦煬遇到三大難題:工件加工精度不達標,表面粗糙度達不到圖紙要求;畫圖和生成程序時間較長,影響加工效率;比賽現場提供的刀具與平時訓練所用的設備有差異。

  “面對這些問題,我在教練的指導下逐一克服。”秦煬介紹了他們的訓練方法,“針對加工問題,教練安排我進行針對性訓練,把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單向訓練。”

  他們通過調整轉速、進給量和各種參數不斷優化調整。為提高畫圖和出程序的速度,秦煬反復練習同一類任務,每次計時對比,不斷壓縮時間。在刀具和設備適應方面,秦煬和隊友們先用已有刀具試加工比賽樣題,找出不足和無法實現的環節,再逐個突破。

  “臨近比賽時,老師還會帶我們到有類似設備的學校或基地進行走訓,提前熟悉環境,適應設備。”秦煬感激地説。

  “當時比賽的時候我對自己其實特別沒有信心,沒有底氣。”他回憶。“老師鼓勵我,不要想太多,就認真幹好自己的活兒,問題都解決好,最後成績是啥就是啥。如果不好的話,至少自己也努力了。”

  “剛開始緊張時不停提醒自己,調整自己的狀態。”他笑着説,“剛開始也沒有想過最後能拿到金獎,就是想把自己這段時間所有的付出在比賽時全部施展出來。”當看到自己拿到金獎時,秦煬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這塊金牌對秦煬畢業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大部分企業招收的是高校畢業生。我們有咱們國賽世賽成績,可以作為人才引進過來。”秦煬分析道,“現在大部分企業缺的就是技能人才。”

  在新鄉技師學院參加技能競賽的經歷,對秦煬適應數控加工崗位帶來了極大幫助。在實際工作中,大賽所培養的高精度操作能力,讓他對零件加工精度的控制更加精準。“例如在加工精密零件時,我能像比賽那樣迅速而準確地進行對刀,優化切削參數,將零件尺寸誤差控制在極小的範圍內。”秦煬自豪地説。這顯著減少了因精度不足導致的廢品率,提高了生産效率。

  同時,大賽中錘煉的問題解決能力也在日常工作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面對機床報警、刀具異常磨損等突發狀況,秦煬能夠憑藉競賽中積累的經驗,快速找準問題根源。“排查程序錯誤,更換合適刀具並及時調整加工策略,有效保障生産流程的順暢進行。”他説道。

  這些能力幫助秦煬更快地適應了數控加工崗位,並逐步勝任更具挑戰性的任務。更重要的是,在職業發展上,他因此獲得了參與更高層次技能培訓的機會。“企業對我們技能人才也比較重視,慢慢會有一些企業之間的競賽,就會優先考慮我們這些之前比過賽的。”秦煬説。

  企業會為他們創造訓練條件,提供培訓機會。“可以第一時間想到我們,讓我們優先去培訓。”這為秦煬今後進一步提升專業能力和職業成長打下了堅實基礎。

  對於正在學習技能和參加技能競賽的學弟學妹,秦煬希望大家保持平常心,耐得住寂寞,把基本功紮實。遇到難題不要退縮,多向老師請教,多和同學探討,別讓問題一點點積壓。

  如果決定參加技能競賽,秦煬鼓勵大家一定要勇敢嘗試。“比賽的意義不在於名次,更在於它能讓你在緊張的環境中快速成長,接觸到行業裏更優秀的人和更先進的技術。”

  從迷茫到穩健,這位曾經的技校生,如今正朝着大國工匠的目標穩步邁進。他説:“就像比賽時要將精度控制在0.01毫米之間,在生産中我也將秉持同樣的精神,精益求精,不斷超越。”

【糾錯】 【責任編輯:史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