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6/ 16 09:27:20
來源:工人日報

文物修復師——把文物叫醒、讓文物"復活"

字體:

  端午假期,河南博物院又是一票難求。在曹晉的印象裏,這樣的場景今年已上演了好幾回。

  春節期間,創意舞蹈《唐宮夜宴》火到出圈。節目借助現代舞美技術,把一大批文物搬上舞臺,在營造出絕妙舞臺效果的同時,也讓文物的出處——河南博物院意外走紅。

  多年佔據歷史書一角的婦好鸮尊、蓮鶴方壺,《唐宮夜宴》樂師少女原型樂舞俑……前來一睹文物真容的參觀者讓這個新晉的“寶藏”博物館前所未有地熱鬧。

  不過,作為讓文物“復活”的人,在藏身于雄偉展廳身後的一棟小樓裏,曹晉和她的20多位同事並不為熱鬧所改變。他們依然日復一日與器物相對,依靠多年磨出的經驗、心境和日益先進的科技,揣摩成百數千年前工匠的心思,重塑過往的輝煌。

  除了慢,別無選擇

  47歲的杜安在修復臺前坐著,臺上的那件帶蓋銅尊缶已經被他端詳了很久。

  每過一會兒,杜安會緩緩轉動底盤變換觀察角度,偶爾再拿起手術刀用刀尖輕點器物表面——那裏有幾處粉藍色的銹蝕。除此以外,他那堪稱魁梧的身軀幾乎再無別的動作。

  “可能是粉狀銹,有人稱之為青銅器中的‘癌症’。”半晌,杜安説了一句話。

  慢速工作模式,是河南博物院文保中心副主任杜安的日常。這也是他25年前從意大利老師那兒學到的文物修復第一條“行規”。

  1996年,我國和意大利合作舉辦文物修復培訓班,學員在文保從業人員中選拔。當時剛從博物館專業畢業到河南博物院修復室工作的杜安被院裏派去考試,“結果還真考上了”。

  在中國,文物修復是始于春秋時期的一門古老手藝。經過2000多年的沿襲,直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文物修復一直重經驗輕理論,“過去老師傅修文物,追求的是文物色彩、紋飾和質感等完好的視覺效果,今天看來,這往往可能改變或掩蓋文物本身的制作工藝和攜帶的資訊。”杜安説。

  同樣是文物大國,當時的意大利已開始用科學方法指導文物修復。在啟動修復工作前,要先結合保存現狀和考古背景對文物做出全面評估,再根據文物病害情況進行材料實驗和修復實驗,以期實現最能保持原狀的修復。

  合作培訓在西安進行。開班沒多久,杜安心裏就打起了退堂鼓。“拿著小刀不停刮,刮了一上午,好像什麼變化也沒有。” 20歲出頭的杜安是個好動的人,文物修復的單調和低效讓他在培訓初期如坐針氈。

  選擇修文物,就選擇了落在時間後面。這個道理,專攻書畫修復的曹晉從入行第一天就開始體會。

  刷子、毛筆、鑷子、漿糊……書畫修復所用的每一件工具,看起來都沒什麼“技術含量”,但要能用這些小東西熟練地與薄如蟬翼的紙質文物打交道,入門平均都要花5年時間。

  從業17年,曹晉修復完成的書畫只有200多幅,而這在業內已算是“挺快”的速度。蟲蛀、鼠嚙、酸化、老化……因為是有機物,書畫文物可能同時存在多種病害。等到人工修復結束,還要讓它們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中自然晾幹、平整,這動輒又是數月的時間。“想要獲得一幅修復效果良好的字畫,除了‘慢慢來’,別無選擇。”曹晉説。

  杜安也“別無選擇”。班裏18位同學來自全國各地,大家一起學習、生活,也一起暗暗較勁和比拼。“我是代表文物大省來的,可丟不起這個臉。”從開始強迫自己坐夠10分鐘,到半小時、一小時,再到不知不覺就過了一整天,杜安的心終于漸漸靜了,慢了。

  就像是通過了一場額外設置的測試,銹跡被刮去,斷件被拼接,數千年前工匠的奇思妙想被還原,文物開始向這個年輕人展露真身。兩年脫産培訓結束時,杜安與同學一起運用西方修復技術,輔以東方審美意蘊,完成了對早幾年出土的西周戈父己大鼎的修復。

  那件巨大的青銅器至今讓他記憶深刻,“苦練兩年的武功,終于派上了用場”。

   1 2 3 下一頁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 】
閱讀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865121120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