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傳播中國聲音的新時代傳媒人才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台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服務國家需求,圍繞國家建設的核心,緊緊圍繞主戰場,緊盯傳媒業發展趨勢,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傳媒人才,讓新時代的人才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又是卓越建設者。
精彩觀點
1
陳文申
全覆蓋 全媒體 全過程 將十九大精神落實到位
全覆蓋 全媒體 全過程 將十九大精神落實到位
客觀地説,將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到大學生的實踐中,各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做法。我們學校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過程中,我覺得有幾點做得比較有特色。
一是,做到學習的全覆蓋。我們組織全校各個基層黨委、總支、支部書記以及廣大師生,通過網絡、電視、廣播等渠道,把十九大精神傳達下去。
二是,充分發揮傳媒大學全媒體的優勢,集中宣傳十九大精神。通過校園網、官方微信微博以及校園媒體聯盟平台,利用我們的校報和電視台,集中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
三是,十九大精神的學習貫徹也是長期任務,必須注重長效機制建設,按照十九大精神要求,堅定不移推動學校發展。
1
陳文申
唱好主旋律 為國家發展當好傳播者
創新教學方式,只有創新才能把思政課講活、講火。為提升思政課教學的效果,各高校深入探索,各顯神通,出現了很多有效做法。比如鼓勵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田野、走向社會,將思政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融合,運用新媒體與新技術,包括用學生們喜歡的語言,讓學和教更好地結合和互動起來等。中國傳媒大學在這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開展的“辯與論”公開課,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緊密結合;新聞傳播學部將設計“民族團結一家親”“長征路上小紅軍”“擼起袖子加油幹”等表情包,把創作變成學習、把政治學習和思想教育的要素融入創作過程等等。
1
陳文申
優化體制機制 為“雙一流”建設提供堅強的基礎
優化體制機制 為“雙一流”建設提供堅強的基礎
加快推進一流學科建設,我覺得應從三方面着手:一是,從發展方向上,確立了一些重點建設領域和發展方向。在“雙一流”建設計劃中,中傳確立了“優勢學科創一流、基礎學科入主流、交叉學科領潮流”的建設思路。“交叉”指傳媒和科技、文化、自然科學、技術等的融合。二是,在支撐體系上,進一步細化“雙一流”建設的具體任務,比如説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教師隊伍建設、文化傳承創新、國際合作交流上做一些更細緻性、指標性的建設和安排,同時在相關的服務和保障上做好制度性建設。三是,圍繞“雙一流”建設,在體制和機制的創新上,按照現代大學治理的方式,改善和完善學校的管理體系,優化體制機制,為“雙一流”建設提供堅強的基礎。
1
陳文申

增強“四個意識” 堅定“四個自信” 加強黨的領導

增強“四個意識” 堅定“四個自信” 加強黨的領導
增強“四個意識” 堅定“四個自信” 加強黨的領導
從十九大報告中,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近幾年來,我們國家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這足以説明宏偉目標的實現,需要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一個強有力的黨中央,這是我很深的體會。
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做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明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及其“兩步走”戰略安排。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我們國家能夠用這麼短的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之路,這不讓人深感振奮和自豪嗎?對今天我們走過的路而言,就是要堅定信心,就是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
1
陳文申
新時代的青年人要把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
新時代的青年人要把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
要服務國家需求,必須圍繞國家建設的核心,緊緊圍繞主戰場,緊盯傳媒業發展趨勢,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傳媒人才,讓新時代的人才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又是卓越建設者;既是志存高遠的理想者,又是腳踏實地的實幹家;既服務於國家戰略,又能夠把握行業趨勢;既擁有紮實的綜合素質,又擁有出色的專業才能;既是優秀文化的傳播者,又是新興媒體的弄潮兒;既能做中國聲音的傳播者,又能做世界舞&的表演者。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