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用巧思解決臨床護理難題 護士也是“發明家”
2023年05月12日 16:49 來源: 新華社

  護士們長期扎根在臨床一線,最了解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實際需求,他們往往能從細節中找到靈感,創造出一些輔助性器械、裝置、軟體等,解決一個個實際困難。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讓我們一起走進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來聽幾位護士小姐姐跨界做研發的故事。

  “骨科術後患者延續護理”系統是關節四肢外科護士余建英研發出的一個軟體。它安裝在手機上,能通過攝像頭識別定位患者的關節,並提示患者進行正確的康復訓練。在後&,醫護人員能通過視頻回放,及時指導糾正患者動作。系統還能進行疼痛評估,如果患者自評疼痛值超過一定界限,醫護人員就能在手機端收到提示,及時為患者調整用藥,余建英介紹了她這個創意的來源。

  護理專業的余建英本來是一個“IT小白”,她自學數據採集和軟體開發,尋求專業人士幫助,耗時一年,終於研發出“骨科術後患者延續護理”系統,現已申請專利,並運用到臨床中。患者使用後,康復指數提升了30%。

  同樣跨界做研發的護士還有高血壓內分泌科主管護師劉嘉陵。該科室收治了一些糖尿病足患者,需要沖洗傷口。劉嘉陵在用於收集沖洗傷口所産生廢液的引流桶上,加裝了液位傳感器和報警器,形成“可調式負壓引流報警裝置”。

  該科室護士長楊莉琴則根據糖尿病足患者傷口換藥的需求,帶領傷口護理小組成員一起設計出一款多功能換藥床。跟普通病床相比,它加高了20至30厘米,增加了俯臥位頭面部透氣孔和床尾兩側的折疊式置物架,在床尾端開大孔,下面放置污物收納桶,方便收集廢液和使用過的敷料。

  楊莉琴認為,護理人員所做的這些實用小發明能夠達到輔助醫生治療、提高護理效率、提升患者體驗感等效果。

 

記者:谷訓

報道員:王琼、黎志、王奕璇

編輯:趙世蕓、胡函博、熊潔

製作:新華FM工作室

新華社音視頻部

出品

編輯: 劉文靜
精彩圖片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09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