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文化故事】巫山大溪文化遺址出土的彩陶球是數千年前的兒童玩具?
2023年04月07日 09:15 來源: 新華網

  文圖/夏顯虎

  歷史多是成年人的故事,鮮見兒童身影。巫山大溪新石器時期遺址出土的彩陶球,卻在擠滿成年人的喧囂舞臺上給峽江地區遠古兒童留下位置,插入了一抹溫情浪漫的色彩。

  彩陶球是在60多年前發現的。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巫山大溪文化遺址出土了3件陶響器,判定為新石器時期遺物。陶響器為細泥紅陶質,手工捏制而成,外殼打磨細膩,有光澤,腹中空,內裝顆粒,其中兩件為球體,另一件為紡錘體。球體陶響器直徑分別為5.4釐米、4.4釐米,對稱穿6孔,以篦點紋構成6個對稱的米字紋,穿孔居米字中心,孔徑0.25-0.45釐米不等。紡錘體陶響器上大下小,頂端穿一孔,下穿6孔,等距兩行,每行3孔,以篦點紋連成V形、三角形紋等。3件陶響器可振動發聲,經試吹,球體陶響器可吹出不同音高,音色純凈清脆。

  四川省音樂舞蹈研究所幸曉峰認為,巫山大溪遺址出土的陶響器“是目前所知長江中遊地區原始文化中最早的樂器”。然而,幸曉峰的這一結論卻在隨後受到質疑,學者湯斌、劉紅艷認為,巫山大溪遺址出土的彩陶球,應為能發聲的兒童玩具。

大溪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紅陶玩具(復制品),現藏于巫山博物館。

  湯斌、劉紅艷的結論是基于科學實驗而得出的。大溪遺址出土的彩陶球有一件藏于四川博物院,湯斌、劉紅艷等利用醫用X線無損透視技術並結合傳統陶器制作工藝對其進行分析後認為,彩陶球經燒制後,雖堅硬但由于中空,記憶體籽粒,輕輕搖動可以發聲,且所發聲音極小,如大力搖動或碰撞也易使球體破裂,不宜在聚會場合演奏,因此這只彩陶球似是用來專門逗樂嬰幼兒的一種可發出聲音的玩具。《三峽工程及庫區上下遊縱覽——大溪文化》一文也認為:“彩陶球,巫山大溪遺址出土,四川省博物館藏,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距今約6000-5100年,直徑5.4釐米。泥質紅陶,器表飾紅陶衣。空腹,腹內有小響石,晃動時可發出響聲。上下、前後、左右均有對稱的穿孔,孔之間有篦紋相連。可能是一種玩具。”

  這些推斷性結論,無意中為缺位的遠古兒童提供了悄然登場的機會。我們彷佛聽到,在悠長的漁歌與粗野的民謠聲中,臨江的大溪村落響起彩陶球夢幻般的單調擊響,引來遠古嬰兒咯咯的笑聲,這稚氣的童聲穿越數千年風雨,長久地震蕩著神秘的峽江深谷,延續著峽江人類生息繁衍的傳奇。

  陶響器出現在大溪遺址絕非偶然,在廣闊的自然和歷史背景下,它不過是新石器時期豐富多姿的大溪文化的一個小小花朵,是美麗的大溪彩陶文化的一個小小成果。

大溪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空心陶球(復制品),現藏于巫山博物館。

  大溪遺址在重慶市巫山縣境內,瞿塘峽東出口南岸,長江大寧河寬谷的西端,是大溪河與長江圍合而成的一片半島形斜坡臺地,屬今巫山縣大溪鄉大溪村。臺地西部較高而陡直的部分為大溪村墓地,東部相對較平坦的部分為大溪遺址。大溪遺址最早發現于上世紀20年代,1925-1926年,美國自然史博物館中亞探險隊到三峽地區考察,在該地發現了一批石器、殘陶器的口沿和腹片,同時還發現了一些魚骨渣。1958年10月,四川省博物館、重慶市博物館、四川大學歷史係合作組成62人的長江三峽水庫文物調查隊,對三峽庫區進行了大范圍調查工作,並從考古學上確認了大溪遺址,命名為“火爆溪遺址”。1959年、1975年,大溪遺址先後進行了三次發掘。1985年、1994年的兩次調查和普查,進一步確定了大溪遺址的分布范圍、面積和性質。2000年,重慶市文物考古所承擔了大溪遺址保護發掘任務,並組織工作隊對大溪遺址進行大規模勘探、測繪、調查和正式發掘,大溪遺址的秘密被逐步揭示出來。

  大溪遺址是長江中遊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因此被命名為大溪文化,經碳-14測定,其年代約在西元前3825-前2405年,距今約5800-4400年。然而,大溪遺址並非大溪文化的發祥地。大溪文化的發祥地在大溪遺址下遊的西陵峽至峽口以東一帶,這一大片地區分布著大量大溪文化早期遺存,包括龔家溝、朝天嘴、三鬥坪遺址等,這些遺存分布密集、普遍、地層厚,內涵豐富,上下延續年代長,與最早的城背溪文化(距今8500-7000年)有聯繫,且陶器和石器的制作技術明顯高于城背溪文化,説明大溪文化是受到包括城背溪文化在內的周鄰文化重大影響而孕育和産生的,是城背溪文化及周鄰其他文化在峽江地區的適應性變異。大溪文化距今約6400年-5300年,這説明,大溪遺址的人類活動比大溪文化的發端至少晚600年。

大溪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期彩陶罐(復制品),現藏于巫山博物館。

  紅陶和彩陶是大溪文化的主要特徵。大溪早期陶文化以紅陶為主流,灰陶和黑陶也有一定數量,還有少量的白陶。陶土多屬泥質,細泥和夾砂的較少,有些陶器還羼入碾碎的稻殼,燒成後變成黑炭或出現大量孔隙。紅陶的胎質有的呈灰色或黑色,也有的作紅黃色。在器表或器物的上部,往往施一層深紅色的陶衣。還有許多器物的表面為紅色,而口沿和器物內部卻是黑色的,或為燒窯時將陶器倒覆置放所致。黑陶的胎壁有的很薄,表裏顏色一致,也有的僅表面黑色,胎內卻是灰色的。彩陶、紅陶、黑陶、灰陶、白陶的燒成溫度為600-800度。

  中國古代陶器主要有紅陶和灰陶兩大色係,紅陶表明陶器在氧化環境下燒成,灰色則説明在還原環境下燒成,不同的色係標誌著不同的燒造技術傳統。如果陶器表面紅灰顏色斑駁,那並非一種新的燒造技術,而是燒造技術不高所致。大溪陶器早期以紅陶為主,灰陶數量很少,説明大溪早期陶器是在氧化環境下燒造而成。大溪晚期陶器以黑陶為主,灰陶次之,説明這時氧化燒造技術已不大使用,還原燒造技術取而代之,灰陶和黑陶廣泛流行。神奇的黑陶則是在器物燒成的最後一個階段,從窯頂徐徐加水,使木炭熄滅,産生濃煙,有意讓煙霧熏黑陶器而成黑色。

  大溪陶器多戳印紋,這是大溪陶文化特有的紋飾。中國古代陶器表面多飾以紋飾,這些紋飾往往蘊含著古代文化、時代特徵,表現出古人對事物的認知概念。大溪陶器用各種不同形狀的小戳子印成,前述陶響器的器表紋飾,就是典型的大溪文化戳印紋。

大溪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期彩陶罐(復制品),現藏于巫山博物館。

  大溪陶文化最為神奇的卻是彩繪。彩繪紋飾一般都描繪在器物外表較為顯眼的地方,如腹上部、肩部等,也有的描繪在器物口沿的沿面上,顏色主要有黑、白、褐色等,以黑彩數量最多,這與大溪陶器流行紅陶有因果關係,紅底黑彩,神秘而美麗異常。白陶則描繪黑彩或紅彩紋飾,黑陶則描以朱繪,這些都表明大溪制陶藝人對色彩應用的高度自覺。彩繪的花紋圖案常見有平行條紋、橫帶紋、水波紋、卷雲紋、橫人字紋、弧線紋、草葉紋、圓點紋、三角形紋、鋸齒紋、棱形紋、魚紋、羽毛紋、渦紋等,又以橫畫的平行條紋最多見。

  大溪文化早期階段,彩陶還不是很多,中期為極盛時期,彩繪圖案內容豐富、紋樣復雜、構圖講究、筆畫均勻、粗細適宜,表現出較強的藝術性,這也説明此時大溪文化的彩繪工具已較為精致。

  了解峽江地區億萬年變遷史,對深刻理解大溪彩陶文化的審美情趣是有幫助的,因為絢麗多姿的大溪彩陶文化不過是峽江演化傳奇的續寫。

大溪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期黑陶罐(復制品),現藏于巫山博物館。

  2.3億年-1.95億年前,中國地勢東高西低,今長江上游地區一片汪洋大海,與古地中海相通。1.95億年-0.7億年前,中國西部地區地殼上升,今長江上游的海水隨古地中海向西退去,留下秭歸湖(今香溪寬谷)、巴蜀湖(今四川盆地)、西昌湖(今西昌一帶)與滇池等幾大水域。秦嶺上升,黃陵背斜露出海面,除秭歸湖外,其他幾個湖由一條水係串聯,從東到西由南澗海峽流入地中海,構成古長江的雛形。距今4000萬-3000萬年前,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發生,長江上游地區上升劇烈,形成高山峽谷,中遊地區形成一係列低山山脈、丘陵和湖沼低地,下遊地區形成低山、平原與湖沼,中國西高東低三級階梯地形形成。三峽3個背斜被切穿,東西長江貫通,自西向東流向東海,三峽形成。

  隨著大地劇烈運動逐步平緩(至今仍未停止),峽江地區的遠古人類降臨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經數百萬年的奮力前行而開放出絢爛的文明之花。

大溪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紅陶豆(復制品),現藏于巫山博物館。

  200萬年前,巫山猿人出現在峽江地區,與“巫山人”同時期的“建始人”也在清江流域笨拙地打制原始骨器;80萬年前,“鄖縣人”矯健的身影活躍在大三峽地區。他們打制石器,獵殺大熊貓、劍齒象和鬣狗,奮力生存在這險惡的崇山峻嶺之中;30萬年前,秭歸玉虛洞響起叮叮當當的打擊聲,一群原始人類打制砍斫器、凹刃刮削器、尖狀器、石錘等工具,並在這裏繁衍生息;19.5萬年前,介于猿人與現代人之間的“長陽人”出現在湖北長陽縣,他們的大腦正在急速進化;14萬年前,早期智人“奉節人”在奉節縣南興隆洞一帶出現。他們不但制作了人類最早的藝術品,還制作了哨形塤,這或許是人類最早的樂器;8000-10000年前,峽江地區第一件陶器出現在瞿塘峽西端的奉節魚復浦……

  大溪彩陶藝術,正是峽江地區的先民們在這數百萬年的演化中環境適應性生存的智慧結晶:他們用靈巧的雙手,把對自然和生命的認知和豐富的想像轉變成美麗的圖案紋飾,用或黑、或紅、或褐、或朱的彩筆描繪在紅陶、黑陶或灰陶、白陶上,成為散發著神秘氣息的精美藝術品。據考證,到大溪文化時期,峽江地區已有水稻栽培,也有家犬和家雞的飼養,但漁獵依然是主要的經濟生活,包括草魚、青魚、鳙魚、鰱魚、鱖(ɡuì)魚、鯰魚、黃鱔魚、鱘魚等在內的230種魚類,龜、鱉等爬行動物,亞洲象、豪豬、猴、狗、獾、熊、豬、麂、聖水牛、鹿類、華南犀牛、華南巨貘、羚羊、大熊貓、豹、蘇門犀、獐、狐、貂、貉、水獺、黃牛等369種陸地野生動物成為峽江地區的人們漁獵的對象。大溪彩陶上的水波紋、卷雲紋、橫人字紋、草葉紋、鋸齒紋、魚紋、羽毛紋、渦紋等,正是這些自然之物的藝術寫實。而最為常見的橫畫平行條紋以及橫帶紋、弧線紋、圓點紋、三角形紋、棱形紋等,則顯示大溪人已掌握了抽象思維的秘密,能把日常認知轉化為高度抽象的藝術符號,這是人類思維演化的巨大進步。

巫山博物館館藏峽江地區遠古生活場景圖。

  前文所述的彩陶球,是了解大溪陶文化工藝的一個樣本。經X射線透視發現,彩陶球腔內中空,有3大3小6個顆粒,大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小的為不規則形狀。球壁開孔2大4小,球壁厚薄不易,最薄處0.49釐米,最厚處0.88釐米。經分析,彩陶球內的粒籽為陶質,係人為放置。球體是用壓模方法制成的,即將陶泥壓實在預制好的模型中,並在模型中進行掏挖、抹平、在粘接成型。其工藝流程為:

  捏制出一個圓泥球,幹後,在表面撒上草木灰或粟灰;

  將陶泥敷在圓球上,半幹時將外敷的陶泥從中剖開,去除裏面的圓球。外敷陶泥放置蔭涼處,徹底幹硬後,形成泥范;

  將陶泥置入已經幹硬後的泥范,用草木灰或粟灰做隔離,挖去多余陶泥,留出所需球壁的厚度,由內向外擠壓,並盡量抹平內壁,稍幹後,放入3顆事先搓制好並裹上草木灰的陶粒,在結合處涂上陶泥漿,在將兩個半圓進行擠壓粘接好;

  由泥范內取出粘接好的陶球,進行打磨,消除粘接痕跡,涂上調制好的紅陶衣,放蔭涼處晾置;

  陶球幹硬後,用齒狀骨錐在陶球上碾壓處戳印紋,並掏挖小孔;

  陶球徹底幹硬後,放入窯中燒制,溫度在750-830度之間。

  五六千年前,人類尚在史前門檻外徘徊,大溪人就擁有了如此復雜而精致的制陶技藝,堪稱奇跡。

編輯: 張青
精彩圖片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9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