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攜手共治 渝入川9個國控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
2023年03月31日 11:05 來源: 新華網

 

治理後的大陸溪水清岸綠。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3月31日電(李華曾 陳雨)春日,行走在重慶市永川區吉安鎮大陸溪畔,河水清澈,兩岸步道寬敞整潔,沿河的田地裏村民正在忙碌:起壟、種瓜苗、澆水……一幅美麗鄉村畫卷在這裡徐徐展開。

  “以前,這條河可沒這麼清澈。每年八九月,河面就長滿了水葫蘆、水白菜等水生植物,冬季枯萎後開始腐爛變色,水質很快就受到影響。”村民周大姐説。

  大陸溪發源於永川區吉安鎮,流域涉及重慶市永川區和四川省瀘州市,其中永川區段境內河道長50.1公里。曾經,由於農村面源污染、分散生活源污染和內源污染及源水不足等原因,這裡的水質無法穩定達到Ⅳ類,流域水環境形勢嚴峻。

  為徹底解決跨界河流清漂問題,永川和瀘縣認真落實川渝聯防聯控精神,建立鎮級跨界河流合作機制,大陸溪毗鄰鄉鎮成立了聯合治理指揮部,建立了定期聯合巡河和長效清漂保潔機制,簽訂了《永川區朱沱鎮、合江縣白沙鎮大陸溪河長制工作、水生態協同治理協議》。

  通過協議,雙方在共管河段上游增加了攔漂設施,分段管理,費用共擔,每月清漂保潔不少於1次,漂浮物不出界,效果接受監督,定期進行考核通報。

  在大陸溪的治理過程中,川渝兩省市還開展了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在長江保護區範圍的涉河建設、非法採(運)砂、向河道傾倒棄土(渣)、非法排污、非法侵佔岸線等水事違法行為,依法化解調處跨區域水事矛盾糾紛,維護毗鄰區域水事秩序安全。

  為了讓大陸溪重回水清岸綠,永川區還全面實施大陸溪流域重點支流河道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完善“生態緩衝帶、前置庫、人工濕地”等基礎設施,修復大陸溪吉安段水生態系統。截至目前,共建成生態緩衝帶16.5公里、植草濾溝12.5公里、人工濕地6個、前置庫凈化塘13個,實施4.68公里淤泥嚴重河段內源整治、改造堰口8個。

  永川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楊璐螢介紹,依託川渝共治、生態修復工程等,大陸溪吉安段水質持續改善,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達到Ⅲ類標準。

川渝共治,瀨溪河一江碧水。新華網發

  大陸溪的美麗嬗變是川渝攜手共護一江碧水的生動實踐。川渝一衣帶水,為共同守護跨界河流,近年來,兩地不斷深化聯防聯治,積極探索生態共建、環境共保。

  攜手共推動完成《琼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川渝聯防聯治三年行動計劃》項目10個、完成5.8億元;印發實施《大清流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川渝聯防聯治方案》,共同投資2.1億元,推動實施19個治理項目;推動實施新盛河、銅缽河生態修復工程,新增尾水濕地、礫間濕地、河岸灘塗自然濕地工程2.75萬平方米,建設生態隔離帶20畝;將瀨溪河納入《長江流域川渝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試點河流,聯合開展水污染防治科研攻關,瀨溪河高洞電站國控斷面已連續36個月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等等。

  川渝攜手,共護一江碧水向東流。來自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渝入川9個國控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其中,3個川渝共考國控斷面水質達到Ⅲ類。

編輯: 張青
精彩圖片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8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