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走進區域看發展】産值超千億 涪陵新材料産業跑出發展新賽道
2023年02月20日 16:14 來源: 新華網

由重慶萬凱新材料製成的食品保鮮盒。新華網 劉文靜 攝

  新華網重慶2月20日電(李華曾 劉文靜)可樂、漱口水、食用油、白酒、調味品……這些産品看似毫無關聯,然而它們的包裝很可能來自同一種材料。

  2月19日,“走進區域看發展·川渝奮楫譜新篇”網上主題宣傳採訪團來到重慶涪陵區,探訪材料産業“千億區”如何誕生。

  走進位於涪陵臨港經濟區的重慶萬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萬凱),展示區裏陳列着生活中常見的各式包裝産品,它們的原料正是該公司生産的食品級PET高分子新材料。

  “依靠技術創新和過硬品質,我們的産品受到市場青睞。”重慶萬凱輪值總經理袁春劍介紹,目前,可口可樂、農夫山泉、怡寶、娃哈哈、五糧液等企業都是他們的主要客戶。2022年,重慶萬凱共完成120萬噸産能、100億元産值。

  袁春劍説,人們對食品包裝的安全性要求不斷增強,需求不斷增加,國內外食品包裝材料用途廣、市場大。如今,企業産品已遠銷國外100多個國家,是西南地區唯一一家食品級PET供應商,填補了西部食品級PET瓶片的産能空白。目前,重慶萬凱正抓緊建設三期項目,全部投産後,預計可實現年産能180萬噸、年産值約150億元。

重慶華峰氨綸生産車間。新華網 劉文靜 攝

  位於白濤新材料科技城的重慶華峰新材料産業園(以下簡稱重慶華峰)是涪陵打造新材料産業集聚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産企業和全球單體最大的氨綸生産基地。2022年,重慶華峰實現産值302億元。

  作為一家以生産化工新材料為主的企業,重慶華峰已經打造出一條品類多樣的新材料産品産業鏈。生産的尼龍66可以用於生産宇航服、汽車及電器零件,聚氨酯樹脂可以用於生産箱包、鞋類、傢具等産品,氨綸纖維則是運動服、泳衣、口罩耳帶的原材料,其終端産品遍佈百姓生活。

  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支撐。面對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重慶華峰率先攻克己二晴“卡脖子”技術,採用專有技術成功建成20萬噸己二胺/己二晴生産裝置,填補國內空白,打通了“苯-己二酸-己二晴-己二胺-尼龍66”産業鏈,為我國尼龍66産業發展提供了全新工藝方案。

  目前,華峰集團投資10億元正在建設華峰重慶低碳研究院和中試試驗基地,以便更好支撐産業園産業創新和技術創新,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新材料産業是涪陵的第一大支柱産業,2022年完成規上工業産值1137.8億元,佔全區産值總量近一半。”重慶市涪陵區經濟信息委黨委委員、區工業發展經濟中心主任黃斌介紹,涪陵現有涪陵高新區、臨港經濟區、白濤工業園區三大園區。2022年,園區有規上工業企業171戶,完成規上工業産值2135.6億元,佔全區規上工業産值的93.04%。

  下一步,涪陵將繼續堅持“科創+”“綠色+”,做大做強産業平台,力爭到2027年,規上工業總産值突破4000億元,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

編輯: 張青
精彩圖片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8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