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小雪後,重慶市城口縣咸宜鎮的群山之間雲霧縹緲。晚間時分,月色灑向大地,小鎮一派寧靜祥和。
“歡迎來到娘心農業直播間,我來自重慶最偏遠的山區之一,這裡山清水秀,孕育出不少特色農産品,比如我手中這塊色澤紅亮的老臘肉……”在咸宜鎮青龍村一個農家小院裏,村民陳德孟正站在鏡頭前直播。
下播後,陳德孟推開自家炕房的門,查看新一批臘肉的熏制情況。“城口人年年都做臘肉,但以前哪能想到,老臘肉也能插上網絡的‘翅膀’,在‘雲’上就能賣山貨!”
2018年,陳德孟的丈夫在外務工,26歲的她和村裏其他“留守媳婦”一樣,每天忙着照顧孩子,“我是個閒不住的人,每到晚上就思緒萬千,總在琢磨可以就近做點什麼事,但是又沒有勇氣和毅力去實現。”她説。
城口縣地處大巴山腹地,是重慶最後一個通高速的縣城,交通問題讓優質農特産品“困”在深山。陳德孟的伯娘一家曾是當地有名的蜂農,採摘蜂蜜後在路邊搭起簡易棚子售賣,只有零星過路游客來買,蜂蜜長期滯銷。
“村裏不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來的多是‘386199’部隊,在家裏喂幾頭豬,種幾畝洋芋,勉強維持生活,從事土特産業的也缺乏銷路,上好的産品賣不上價也賣不出去。”眼見鄉親們的生活現狀,陳德孟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2021年5月,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鄉村振興幫扶集團駐鎮工作隊對咸宜鎮開展幫扶。工作隊入駐後提出,要借助電商的春風,讓小農戶對接大市場,讓生態優勢真正轉換為經濟價值。駐鎮工作隊和城口縣制定了系列扶持措施,通過課堂培訓、參觀學習、“一對一”指導等形式,引導農戶利用電商廣開銷售渠道。
陳德孟也萌發出在家做直播電商的念頭,她鼓起勇氣,給重慶興農擔保集團駐咸宜鎮青龍村第一書記余汛打了個電話。“余書記肯定了我的發展思路,還給我出了不少主意,我就像火車找到了車頭,幹勁十足!”
沒有場地,陳德孟就把破舊老屋拆除再建,缺乏經驗,她就踴躍參與政府組織的直播技能培訓。2022年1月10日,城口縣娘心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那一天,陳德孟站在裝潢一新的小院門口,笑容燦爛。
一年多來,陳德孟習慣了每天和觀眾見面,直播間裏的山貨品類也越來越豐富。“臘肉香腸、高山黨參、農家土蜂蜜、羊肚菌、天麻……特色農産品很受消費者歡迎,去年銷售額達到210萬元。”陳德孟説。

陳德孟拿着老臘肉站在直播電商展示廳裏。(受訪者供圖)
陳德孟告訴記者,直播電商帶動附近不少村民就近務工,讓伯娘的蜂蜜也賣了個好價錢,老兩口一年增收3萬餘元。她笑着説:“我當初的創業夢想實現了,既可以照顧家裏父母,又帶動了鄉親們共同致富。”
“她成了村裏的名人,也改變了村民們曾經‘等靠要’的思想。”余汛介紹,村民王躍剛2021年在外打工時腿部骨折,在家休養時一度意志消沉。“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村民群裏發直播培訓通知,沒想到他熱情很高,主動報名學習。”如今,王躍剛成為陳德孟直播團隊的一員,時常幫她拍攝農家生活短視頻。
重慶市發改委二級巡視員、駐咸宜鎮工作隊隊長秦明山説:“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互聯網+’‘旅游+’‘生態+’與鄉村傳統産業融合,包裝打造一批優質農産品,培育電商市場主體,建設電商一條街,同時完善電商服務網絡,建設城口南部電商物流集散中心,讓農村電商更好賦能鄉村振興。”(記者周思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