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出來的烏江畫廊、龔灘古鎮你見過嗎?在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花田鄉何家岩村,繡娘們正在繡制新的作品,一幅幅極具酉陽特色的苗繡作品將從這裡發往全國。
酉州苗繡歷史悠久,是重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主要以透明紗和各種顏色的絲線、絨線繡制而成,包含石榴針繡、數紗繡、辮繡、鎖針繡等幾十種刺繡技法,繡出的山水花鳥栩栩如生,廣泛應用於時裝、挂屏、手帕等。2021年7月,苗繡非遺工坊搬進了花田鄉何家岩村,激活當地産業振興一池春水。
苗繡非遺工坊採取“公司+農戶”帶動機制,免費為當地留守婦女培訓技藝。繡娘們可自主選擇在工坊上班或將原材料帶回家製作,公司保底回收加工品。工坊內設置了傳統苗繡文化展示區、非遺産品展示銷售區、何家岩村民現場集中繡織區、留守兒童讀書屋、繡娘哺乳區等7個區域,在展示展銷繡品的同時,解決繡娘們的後顧之憂。
為了讓更多人愛上酉州苗繡,苗繡非遺工坊不斷豐富繡品類型,除了極具苗族民族特色的苗繡屏風、民族服裝、苗繡飾品等傳統繡品,苗繡非遺工坊還推出了戒指、胸針、手搖扇等文創繡品。
依託苗繡非遺工坊,何家岩村及周邊200余名留守婦女和老人在“家門口”輕鬆就業,一個熟練繡娘每月可穩定增收3000余元。在酉州苗繡帶動下,目前酉陽全縣發展剪紙、十字繡、毛線鞋等多類型手工企業、工坊等40余個,3200余名婦女巧手共創新生活。

苗繡非遺工坊免費為當地留守婦女培訓技藝,拓寬增收渠道。新華網 彭博 攝

繡娘們正在繡制新作品。新華網 彭博 攝

酉州苗繡包含石榴針繡、數紗繡、辮繡等幾十種刺繡技法,繡出的山水花鳥栩栩如生。新華網 彭博 攝

苗繡非遺工坊不斷豐富繡品紋樣,將吊腳樓等酉陽元素融入苗繡之中。新華網 彭博 攝

圖為充滿苗家風情的十二生肖系列團扇。新華網 彭博 攝

游客手持苗繡團扇拍照留念。新華網 彭博 攝
出品人:劉 剛
監 制:李元元
策 劃:歐陽虹雲
統 籌:葛 琦
攝 像:彭 博
剪 輯:彭 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