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峰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峰環境”)堅持以垃圾焚燒發電為主業,着力推動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累計接待社會公眾參觀超過35萬人次。
立足重慶,服務全國,走向世界
“三峰環境”起步於1998年,專業致力於綠色和“雙碳”領域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投資、工程總承包、設備製造和運營管理全産業鏈服務,現主要股東有重慶水務環境集團、重慶德潤環境有限公司、中信環境投資集團、中國信達資産等地方國企和央企,是國企改革“雙百企業”和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示範企業、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中國環境企業50強、中國固廢行業十大影響力企業。
截至2021年底,三峰環境在國內已投資51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業務布局在全國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日處理生活垃圾超過5.6萬噸;技術和裝備已應用到中國、美國、印度、埃塞俄比亞、泰國、斯裏蘭卡、越南、巴西、375條焚燒線,日處理生活垃圾超20萬噸;公司焚燒爐設備在國內市場佔有率處於行業前列,在泰國、印度等國際市場佔有率超過50%。
突破技術壟斷,實現裝備國産化
在國內垃圾焚燒發電行業起步之初,三峰環境從成立後便積極與全球多家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公司洽談對接,最終選定了德國馬丁公司技術,並結合實際消化、吸收、再創新,實現核心裝備國産化。此舉,既推動了國內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發展,又推動技術、裝備和運營管理“走出去”,積極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垃圾焚燒發電産業。
2005年3月,三峰環境牽頭投資、建設、運營的重慶市第一垃圾焚燒發電廠(同興垃圾焚燒發電廠)建成投産。項目日處理垃圾1200噸。該項目不僅是以BOT模式投資建設的現代化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三峰環境首個採用國産化爐排裝備的示範項目,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降低了建設成本。
着力優化機制,增強發展活力
為引進垃圾焚燒發電領域的國際投資和管理經驗,2007年,三峰環境與美國卡萬塔集團合資成立重慶三峰卡萬塔環境産業有限公司,開啟國際化合資之路。
隨着公司持續探索混改,2016年,重慶水務環境集團控股的重慶德潤環境有限公司成為公司直接控股股東,法國蘇伊士集團成為公司間接股東,進一步拓展三峰環境國際化視野。
通過引進創新德國馬丁技術、與美國卡萬塔集團合資合作、學習蘇伊士集團先進經驗、成功登錄資本市場,三峰環境奠定了治理的基礎。
2020年11月27日,作為“雙百企業”的三峰環境進行職業經理人轉聘集中簽約。
加強研發創新,技術産品領先行業
在引進技術基礎上,三峰環境以創新研發為根,不斷迭代升級,推出更優化的技術和産品。公司依託被授予的“國家環境保護垃圾焚燒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生活垃圾焚燒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博士後工作站等技術創新平台,持續研發投入,不斷加強技術創新,主(參)編國家和行業標準17項,擁有專利授權137項(其中發明專利27項)。公司的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和裝備一流,獲廣泛應用。
2020年,三峰環境中標澳門垃圾焚化中心第三期擴建項目,處理規模1300噸/天。 2020年,三峰禦臨環保發電有限公司建設、運營和管理的重慶洛磧垃圾焚燒發電廠並網發電。項目採用煙氣凈化組合新技術,設計環保排放指標在歐盟2010標準限值的10%以內。2021年,三峰卡萬塔簽訂北京安定循環經濟産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6&850噸/天焚燒爐及輔助設備供貨項目。
産品和服務“走出去”,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垃圾焚燒發電産業
經過二十餘年的辛勤耕耘創新,三峰環境技術、産品實現高質量“走出去”。
2010年,三峰環境核心裝備出口美國圖薩,標誌着三峰環境正式打開國際化市場。2022年4月,三峰環境簽署越南河內塞拉芬垃圾發電項目的設計、設備成套供貨、建安監督指導、調試與驗收及運營管理服務合同。目前,三峰環境的産品和服務已應用到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積極推動國外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發展。
展望未來,三峰環境將持續探索優化“引進來、走出去”之路,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大固廢處理業務為主業,堅持國內市場“深耕細作、鞏固拓展”,國際市場“輕資産優先、選擇性審慎投資”策略,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綜合競爭實力,高質量地推動民族品牌技術、裝備和運營管理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