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渝中區&&《“渝中人才”黃金十二條》等人才政策,同時將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提高至2億元,進一步推動産業人才集聚,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環境。
近年來,渝中區打造了金融服務、商貿服務、文旅服務、科創服務、健康服務、專業服務等六大支撐産業,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和渝中英才計劃,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3萬人,聚集“兩院”院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名醫名師、企業高管等高層次人才500餘人,成為我市人才高地。
在新&&的人才政策中,渝中區以給予崗位津貼、設立“引才伯樂獎”等多種方式,支持人才落戶和團隊引進。該區對區屬教育、文化、衞生高層次人才分類發放最高每月1萬元的獎勵補貼;對獲得各級榮譽的高層次人才,給予相應榮譽獎勵;支持青年人才,對博士後分期給予最高30萬元的日常資助;鼓勵用人單位積極引才,最高給予100萬元獎勵;每年將投入100萬元舉辦創新型企業家研修班,加大人才培訓力度。
在平台搭建方面,該區則將對新認定並作出突出貢獻的創新基地、科技園區、眾創空間、孵化器、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平台,一次性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資助。對認定的新建院士、博士後、海智等科研工作站,一次性給予最高100萬元的配套資助和10萬元的運行補助,為人才搭建起廣闊的展示舞&。
“‘引鳳來棲’更要‘引鳳長棲’,我們不斷拓展人才服務事項,面向高層次人才推出了醫療、子女入學、住房、配偶就業等服務,並建立起區委定點&&服務機制,讓各類人才在渝中收穫更多歸屬感。”渝中區相關負責人&&。(記者 左黎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