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一場跨越時空的相遇——那些藏在老書中的紙短情長
2022年04月24日 10:59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4月24日電(記者王宇軒、楊仕彥、吳燕霞)書店通常被認為只是銷售和展示書籍的場所。在重慶,一家名叫時光裏的書店還能夠“收藏”時光、連接讀者,在碎片化閱讀的時代,讓人重新感受紙短情長的美好。

  走進位於重慶山城巷的山城·時光裏圖書館,與其他書店不同的是,這裡陳列着眾多舊書。偶然間翻開一本老書,可以看到書頁空白處的註解寫着:“愉快是學習的條件之一”。再隨手翻開另一本,夾縫中的紙條上寫着:“希望你能喜歡,也希望你能從中獲得些東西。”

  李柯成是書店的主理人,酷愛收集老書。他認為,老書裏不僅有經典的知識,還會留下讀書者的痕跡,像筆記、小抄,有時還有情書。讀老書不僅在讀書中的內容,也在讀之前看過老書的人的生活。

  “每當看到這些有趣的小筆記,我就在思考,寫筆記的是什麼人?他為什麼要寫這些?閱讀的過程仿佛在進行一場時光的穿梭。”李柯成説,“也許這才是真的沉浸式閱讀吧。”

  今年,時光裏啟動了“共享書架”活動,旨在讓大家分享自己的閒置愛書,避免書籍蒙塵,實現書的綠色傳遞。

  在共享書架的展示櫃裏,每一格陳列的圖書都來自不同的捐書人,李柯成在徵集的過程中也了解到許多關於書的動人故事。

  其中,90歲的周汝彬是目前最年長的捐書者。老先生曾是名教師,在退休之後擺起了書攤,從書攤到書店,一經營就是34年。不為謀生,更多的是出於對書籍的喜愛。女兒想要他安享晚年,把書店關了,但他還要堅持開,不願意“退休”。

  70多歲的胡鑫也是捐書人之一,他以前是一名工人,一下捐贈了100多本書,其中有很多文學作品和詩集。胡鑫説,一想到這些書有被喜歡它的人再次翻開的可能就很開心。

時光裏書店的共享書架。新華社記者 楊仕彥 攝

  “共享書架讓閒置的書有一個更好的歸處,也讓捐書人和看書人之間有了連接。”圖書館目前共收到捐贈書籍約700本,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這項活動中。

  李柯成認為,在碎片化閱讀的時代,人們對閱讀的需求並沒有發生變化,而共享書架的出現讓更多的老書有了新去處。翻開一本老書,讀者可以跨越時空與另一位讀者相遇。“翻看老書,就像回看往事,這讓我們的心態更淡然。”李柯成説道。

編輯: 李海嵐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859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