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養老保險個人能參保嗎 城市提升如何留住鄉愁

  12月2日-3日,由重慶市政府新聞辦策劃舉辦的“發言人來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區縣發布活動走進長壽、忠縣、梁平、墊江。來自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市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和相關區縣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發言人”,分別就社會救助、養老保險、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問題,與老百姓面對面交流,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

  養老保險如何參保?救助金怎麼領?

  “養老保險是不是只有單位職工專享?沒有單位的,能不能參加養老保險?”有居民問道。

  “沒有工作單位的人,也可以參加養老保險,在我市全覆蓋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體系中,總有一款適合你。”市社會保險局參保徵繳處副處長石沁介紹,養老保險主要分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只要具有我市戶籍、年滿16周歲,不屬於全日制在校學生及已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人員,均可參加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針對“困難群眾可以享受到哪些民政救助保障”這一問題,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一級調研員韋榮介紹,我市&&了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政策,讓困難群眾“救在身邊,溫暖前行”。

  韋榮還給大家帶來個好消息,從今年9月1日起,我市城鄉低保標準、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已分別上調至每人每月636元、827元。

  “不僅修復老街,更要打造靈魂”

  城市提升如何留住鄉愁和記憶,也是不少市民關心的問題。

  “忠州老街在歷史傳承過程中積澱了深厚的歷史與文化,這些年來,我們整體推動老街的重建與保護,不僅僅是修復一條老街,更重要的是以老街的文化為靈魂,打造一張新的城市文化名片。”忠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彬説。

  “那究竟將怎麼改造呢?”有忠縣市民繼續追問。

  “具體而言,是以微改造的方式來推動老街的修繕,修舊如舊、修故如故。大家可以去老街走一走、看一看,我們在老街沿線鋪設了老的條石、舊的青磚、木板,目的就是要讓老街能夠留住歷史記憶,成為市民的精神家園。”李彬講得細緻,台下群眾聽得認真。

  “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會不會用於修建房屋?”在梁平,有市民提出了這樣的擔憂。

  梁平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孟文則堅定回答:“未來,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的管控範圍只能保持或擴大,不能減少,濕地公園內的功能完善和設施建設項目必須嚴格審批,絕不會進行房地産開發。”

  “村幹部不準我趕鴨子下河”,該怎麼辦?

  家禽能否下河?農村生活垃圾怎麼分類處理?活動中,市民們還就身邊的煩心事、關心事,向發言人們舉手提問。

  “今年以來,我們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從群眾最現實的利益出發,最突出的問題抓起,最需要的事情辦起,用心用情用力把群眾關心的事情辦好。”在長壽專場,區委副書記、區長戴明説:“我們圍繞教育出行、醫療養老、鄉村振興、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謀劃了45件區級重點民生項目和16項區級民生實事,實行任務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管理,把群眾的呼聲變為幸福的掌聲。”一席肺腑之言,贏得台下陣陣叫好。

  “我是名畜禽養殖戶,古人説,‘春江水暖鴨先知’,可現在,村幹部不準我趕鴨子下河,這是為啥呢?”在墊江專場,一位村民的提問讓觀眾們忍俊不禁。

  “畜禽糞便排入河道中,會導致河流變污、環境變臟,對我們的生態保護造成不利影響。”墊江縣政府副縣長、縣委宣傳部部長趙元福耐心解釋道,近年來,墊江嚴格劃分了畜禽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把好畜禽養殖業准入關,從源頭上控制污染。同時,還大力提倡“水禽岸養”,通過完善糞污處理系統,避免養殖糞污對水源水質造成污染。左黎韻

編輯: 歐陽虹雲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8112813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