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從梁平區了解到,目前,全區共建成269個農家書屋,今年計劃投入資金50余萬元,補充更新圖書1.6萬餘冊,切實滿足農村群眾需求,使農家書屋成為群眾生産生活的“充電寶”、提升文化素質的“加油站”,讓鄉村煥發新生機。
筆者在聚奎鎮聚奎村農家書屋看到,一本本圖書擺放整齊,村民張成權是書屋的“常客”,一有時間就“泡”在書屋裏。多年來,每天保持閱讀習慣的張成權,各種報刊雜誌都有涉獵,這兩天,他正和黨員群眾們坐在一起,閱讀紅色經典書籍,重溫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歷程。
“黨史政務類圖書進農家書屋,成為一道文化風景。黨員群眾分享閱讀心得,大家共同進步。”張成權説。

聚奎鎮聚奎村農家書屋,村民在閱讀書籍。通訊員 鄢純 攝
去年以來,梁平區對農家書屋進行提檔升級,以解決文化産品供給與群眾的實際需求不對路為突破口,推出“訂單式”服務,提供群眾需要的“鮮貨”“乾貨”,把閱讀變成“悅讀”。除紅色經典書籍外,農家書屋還圍繞新農村建設及農民需要,補充更新書目。其中,白酒類書籍進入張成權的視線,對於想發展白酒産業的張成權來説,農家書屋便成為他的“指路燈”。通過在農家書屋內閱讀書籍,學習、鑽研釀酒及經營知識,如今,張成權的白酒店已經開張,生意也很紅火。
據聚奎鎮聚奎村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村農家書屋共有書籍6000多冊,涵蓋文學、科技、地理、教輔等6個門類,並配有6&&腦,方便讀者上網查詢資料,有效改善農家書屋在藏書量、地域以及服務方式等方面的制約,切實打通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據了解,梁平區還積極推動農家書屋進景區、進商圈、進民宿,讓書屋有人氣、有實效、有活力、有保障。金秋時節,梁平區各大景區、景點也迎來旅游旺季,在竹山鎮獵神村,區圖書館獵神巷商業街分館成為不少游客、村民學習、休閒的好去處。筆者了解到,該分館由區圖書館、新華書店、獵神村農家書屋三方合作共建,最大限度地豐富館藏圖書,也讓分館兼具了借閱、購買和閱讀的功能。截至目前,梁平區因地制宜打造了7個旅游特色圖書館分館,營造了“閱讀無處不在”的濃厚氛圍。
隨着梁平區農家書屋管理和使用模式的優化,一個個農家書屋“動起來”“活起來”“熱起來”,如同一座座“文化糧倉”星羅棋佈於村落之間,形成了全民閱讀的靚麗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