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5日,游客乘坐“九黎01號”游輪夜游烏江、鬱江,欣賞彭水兩江四岸風景。通訊員 廖唯 攝/視覺重慶

10月5日,“九黎01號”游輪船長李清勝正在駕駛游輪。
10月5日,華燈初上,烏江碧水如玉,倒映着兩岸煙火人間。
汽笛長鳴,游輪緩緩啟航,甲板上游人熙熙攘攘。
手扶船舵,聽身後人聲鼎沸,看彭水縣城燈火輝煌,54歲的船長李清勝感慨萬千。
“2000年年底,彭水至涪陵和重慶的客船正式停運,從那之後的20年間,四楞碑碼頭再無客船。”18歲開始在烏江上跑船,李清勝經歷了四楞碑碼頭最鼎盛的時期,也見證了四楞碑碼頭最落寞的歲月,“沒想到,有一天這遊船還會一票難求。”
“逢年過節,擠都擠不上去”
曾經,乘船由烏江水路經涪陵轉長江水路,是彭水至重慶的唯一路徑。
“四楞碑碼頭髮船,一天3班,每班載客量分別為300人、400人、500人。”李清勝介紹,“客船早上7點從彭水出發,下午3點到涪陵,停船至晚上8點再啟航,第二天凌晨4點到重慶。”
雖然路程遠、航行時間長,這樣的客船卻幾乎座無虛席。
“逢年過節,那更是擠都擠不上去。”李清勝會接到許多請托,或是請他幫忙買張船票,或是請他幫忙在船上謀個空位,“不管是幾等艙,那真是一票難求。”
李清勝記得,1989年爺爺去世時,他在九龍坡一碼頭換班上岸休息,“兩天后隨船捎來了消息,等我再用兩天趕回屋頭,人都‘上山’了。”
1994年,四楞碑碼頭第一次出現了快艇,彭水縣城至重慶的航行時間縮短為6小時。
“快艇貴,有急事才坐快艇,一般還是坐普通客船。”李清勝説,這樣的情形,一直到1996年“沿江路”(G319國道彭水至武隆段)初通才有了改變,“上重慶就能坐客車了,只用7個小時。”
客車分流了大批客船的客源,四楞碑碼頭逐漸蕭條。到2000年年底,涪陵至重慶高速開通,彭水的客船全部停運,曾經盛極一時的四楞碑碼頭亦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
“彭水有了自己的‘兩江游’”
隨後,渝懷鐵路結束了彭水不通鐵路的歷史,渝湘高速讓彭水至重慶主城的時間縮短至3小時以內,四楞碑碼頭的客船被許多人遺忘。
今年6月,人們發現,四楞碑碼頭上又停靠了一艘躉船,緊挨着躉船的還有一艘上下四層、形如苗家吊腳樓般的美麗游輪。
“四楞碑碼頭又有船了!”消息很快傳遍彭水的大街小巷。
“有了這艘游輪,彭水就有了自己的‘兩江游’。”重慶九黎旅游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黎集團”)總經理廖昌鴻介紹,為推動彭水旅游業發展,豐富彭水旅游業態,提升游客在彭水的旅游體驗,九黎集團投資近3000萬元打造了躉船和游輪,分別命名為“摩圍山號”和“九黎01號”,“游輪核定載客量為298人,能夠為游客提供休閒觀光、餐飲娛樂、觀看苗族歌舞表演等服務。”
其實,在彭水萬足碼頭,已有烏江畫廊游輪在運營,為何九黎集團還要打造“九黎01號”游輪呢?
“受烏江彭水電站大壩阻隔,烏江畫廊游輪無法進入彭水縣城,在烏江彭水電站至烏江銀盤電站之間的烏江江段缺少觀光游輪,游客們無法在船上欣賞烏江、鬱江的自然之美和彭水縣城的城市之美。”廖昌鴻介紹,打造“九黎01號”游輪,開通彭水縣城、鬱江、烏江“兩江游”,也是彭水圍繞烏江畫廊生態旅游示範帶建設,做足做好“山、水”文章的又一重大舉措。
“國慶這幾天游客天天爆滿”
接到邀約,李清勝沒有任何猶豫,立即辭去烏江彭水電站拖船上的工作,接任了“九黎01號”游輪的船長,“能開船帶大家看看今天的彭水,是我的榮幸。”
李清勝沒想到,“九黎01號”游輪會如此受歡迎。
“7月1日正式運行,中間因為疫情停運了1個月,到國慶之前已有3萬多人登船。”九黎旅游運輸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呂秋容介紹,“九黎01號”游輪目前開通了四楞碑碼頭往返高古鎮的日間航班和夜游烏江、鬱江的夜間航班,均為每天兩班,票價分別為228元和128元。“國慶這幾天,天天爆滿。”
10月5日夜裏9時,李清勝鳴響汽笛,“九黎01號”游輪緩緩啟航,執行當天最後一趟航程。
江風習習,江水滔滔。年近八旬的冉老爺子就在船上,他早年舉家遷往重慶主城區,“當時就是從四楞碑坐船出去的,多少年都想回來看看。”聽説四楞碑碼頭有了游輪,趁着假期兒孫有空,冉老爺子一家20餘人,包下了游輪二層的兩個包間。“走的時候,彭水縣城難得有幾棟高樓,現在不一樣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