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圖書館內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這也是國慶假期的正確打開方式。”10月3日,重慶圖書館內,市民劉釗在讀了一天書後,在社交平台上留言。
3日,重慶日報記者走訪重慶圖書館、江北區圖書館等多個公共圖書館了解到,國慶假期,在圖書館感受書香的市民明顯增多。
借閱圖書的市民明顯增多
10月3日上午,記者在重慶圖書館三樓的成人閱覽室看到,不少讀者戴着口罩,正在選擇自己心儀的圖書。重慶圖書館館長任競&&,僅假期前三天,到重慶圖書館借閱圖書的市民就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20%。
在閱讀區,讀者董銳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只見他面前的書桌上擺放了厚厚的一摞圖書,“《血戰長津湖》《明朝那些事兒》等,這些書是我準備讀的,《紅與黑》《機靈小神童》是給孩子借的。”
除了重慶圖書館之外,記者走訪重慶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江北區圖書館等多個公共圖書館後發現,國慶假期,來這些圖書館借閱圖書的讀者數量都較平時有明顯增加。
文史、黨史類書籍受青睞
“《苦難輝煌》《中共黨史拐點中的人物與事件》快被借完了。你&&下出版社,看下次採購時能不能多進幾本。”中午時分,忙了一個上午的重慶圖書館讀者服務中心主任許堯堯對工作人員説。
“隨着到館讀者人數的增加,館內的圖書流動速度明顯加快。”許堯堯説,文史類圖書和黨史類圖書也很受市民歡迎。
記者查閱重慶圖書館、江北區圖書館今年1-9月的熱門書籍借閱榜單後發現,諸如《全球通史》等文史類圖書躋身榜單,《從13人到9000多萬人:史上最牛創業團隊》等黨史類圖書的借閱量也明顯增多。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很多讀者都希望通過閱讀進一步了解我們黨的歷史,這是黨史類圖書受到讀者歡迎最重要的原因。《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覺醒年代》《火紅年代》等主旋律影視作品的熱映,也讓更多讀者希望通過閱讀黨史,深入了解黨的發展歷程。而且,現在的黨史類圖書在內容和形式上很接地氣,有較強的可讀性。”任競説。
親子閱讀火熱
國慶假期前三天,記者走訪重慶書城、問聞書店、精典書店後了解到,重慶親子閱讀愈加火熱。
“經過葫蘆兄弟的團結合作,終於打敗蝎子大王和金蛇大王,救出了爺爺……”10月1日晚,市民張渝、胡怡夫婦帶着讀一年級的兒子張泊橋來到位於化龍橋的問聞書店。在父親的陪伴下,張泊橋選了一本《葫蘆兄弟》繪本讀了起來,隨着故事的發展,他一會兒發出嘆息聲,一會兒又發出清脆的笑聲,胡怡用手機拍下這個溫馨的畫面。
胡怡對記者説,她和丈夫平時工作繁忙,很少有時間能靜心閱讀。假期借助陪伴孩子讀書的機會,不僅能讓孩子獲得更多的情感呵護,也能充實和豐富自己。當天,問聞書店內還有不少這樣的“闔家歡”式閱讀。
10月2日,南岸區市民王浩也帶着8歲的女兒來到南濱路上的精典書店,父女倆看了兩個多小時的書,臨近中午1點才去吃午飯。
位於解放碑的重慶書城內,同樣有不少市民陪伴孩子前來閱讀和購書。
“越來越多的市民在假期帶着孩子一起走進書店,這説明閱讀已成為市民生活的重要內容,而這其中親子閱讀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重慶書城相關負責人&&,國慶期間,他們還設置了國慶主題陳列區,並開展系列體驗活動,如“新華自習室,每天一小時——國慶七天特別活動”“百本好書誦讀沙龍”等,讓書香沁人心脾,豐富市民假期。(記者 黃琪奧 劉一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