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川美女生作品入選北京冬奧會官方海報 她把奧運五環“編織”進了中國結

海報《熱情連接世界》。受訪單位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近日,北京冬奧組委正式公布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宣傳海報。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四川美術學院學生張素筠在導師晏莉指導下創作的作品《熱情連接世界》順利成為最終的11套(件)作品之一。作品是怎麼入選的?創意從何而來?記者與創作者進行了對話。

  入選

  川美女生讓奧運五環與中國結環環相扣

  為進一步提升公眾參與度,豐富冬奧宣傳海報的多樣藝術風格,去年9月21日,北京冬奧組委會在北京國際設計周上,面向社會發起北京冬奧會宣傳海報的徵集。

  張素筠創作的《熱情連接世界》最終入選的就是這批宣傳海報。

  據悉,這張海報設計秉承“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理念,以體育為主題,以文化為載體,採用了“奧運五環”“雪花”“中國結”等設計元素,在體現中國熱情好客的同時,展現了奧運與世界相連,共建美好世界的奧林匹克精神。

  記者注意到,張素筠的設計簡單明了:大紅底色加上碩大的白色中國結,頗具視覺衝擊力。而細看又會發現內有“乾坤”:白色中國結最核心的五個圈剛好是奧運五環的顏色,它們和其他白色部分交織的位置,又因為採用了漸變設計,讓人感覺好像是奧運五環被“編織”進了中國結一樣;與之相呼應,中國結下方的五條吊穗也被設計成了奧運五環的顏色;同時,中國結周圍還對稱分佈着8個向着奧運五環的白色“箭頭”,這則是雪花的象徵。

  創意

  讓中國結與奧運五環“鎖”在一起

  北京冬奧組委是今年5月致電張素筠通知她初稿入選的,當時她又驚又喜,“説實話,能夠入選,我們都很意外。”

  得知這一消息後,張素筠的導師——四川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專業研究生導師晏莉也頗感意外,因為在她看來,張素筠當時的那一稿中,中國結線條偏細,奧運五環“交織”的效果也幾乎還沒有。“創意是好的,但圖形語言偏弱,視覺衝擊力不夠……”晏莉&&,自己當時給出的修改意見就是把線條加粗,中國結和奧運五環要呈現“鎖”在一起的效果,象徵雪花的符號也是這之後加的。

  張素筠從一開始就想在“傳遞中國傳統文化”上做文章,最初的思路成形,大概只花了20分鐘左右。

  “我們每次做設計都會先找一些已經成功的案例來參考。”張素筠説,這不是“抄”,而去研究它的設計思路、思維。在本次“作業”開始前,研究往屆冬奧會海報作品也是很自然的事。讓張素筠眼前一亮的是2018年韓國平昌冬奧會的海報。“他們就是標準的走主打自己文化的路線。“要不做一下中國結?”張素筠笑着説,自己當時就想到“中國結那種繞繞、圓圓的樣子,和奧運五環的圓環交織在一起的形式,有結合的可能。”從接到入選通知後,到被宣布成為11套(件)最終宣傳海報之一,這中間又修改了十多稿。

  脫穎而出殊為不易。根據北京冬奧組委提供的數據,在此前的徵集中,全國共有百餘家設計機構及藝術設計類院校投出了1565套(件)作品。經過多輪評選、深化修改、查重等,最終確定了包括《熱情連接世界》在內的11套(件)優秀設計作品入選。

  四川美術學院學生張素筠(右)與導師晏莉。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秦思思 攝

  背後

  從不做“飛機稿”到“以賽育才”

  “這次入選也是我們堅持産學研結合的一個教育成果。”晏莉介紹,由於和傳統美術專業的不同,設計專業需要面向市場,所以她通常情況下不允許學生産生大量“飛機稿”,也就是市場不認同的稿件。此次入選冬奧會海報也堅定了晏莉帶領學生做市場化的發展方向。

  據了解,去年9月在收到北京冬奧會宣傳海報的徵集公告後,晏莉就帶領學生們組建了專門團隊,“得不得獎,其實我們完全沒考慮。主要還是想讓孩子們以賽促練。”晏莉説。

  在晏莉看來,這樣的徵集往往規則要求都比較細,市場化要求也高,最終她帶領學生一共投出了15份畫稿,雖然只有1份入選,但她認為非常值得,“這種以賽促練、以賽育人的方式,對學生鍛煉非常大。”

  接下來,按此前規劃,隨着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大家也將越來越頻繁地在機場、高鐵站等交通樞紐,大型商圈等人流密集的地方看到這批宣傳海報作品。(記者 秦思思)

編輯: 劉磊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2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