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19日電(記者田晨旭)傍晚時分,你是否也曾有與漫天霞光不期而遇的驚喜:或是將天空染成“暖暖的金色”,或是將“粉色的漣漪”鋪滿漫天的“畫布”……美不勝收的晚霞,被許多人稱為“夕陽對天空的浪漫告白”,一旦出現便成為“刷屏”社交媒體的氣象景觀。而在近期的北京,晚霞預測已成為天氣預報的一部分,成為傍晚時分發送到公眾手頭的“浪漫預報”。
隨着近年來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不斷深入,空氣質量不斷改善,藍天白雲、落雪晚霞等氣象景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抬手一拍、隨手一發”成為流行於社交媒體上的記錄習慣。然而據氣象部門介紹,不同於大多數其他氣象景觀,晚霞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
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在日落前後30分鐘左右,陽光會被空氣中大量的塵埃、水汽等散射,形成色彩。如果夕陽東部有合適的雲層分佈,雲體也會染上艷麗的顏色,這種彩色的雲霞就被稱為晚霞。
然而,晚霞雖美,形成的氣象條件卻比較苛刻。首先,日落前後,上游(西部方向)要有比較充足的光線,天空中有合適的雲層分佈。其次,大氣透明度必須達到優良的水平。因此,“夕陽常有而晚霞不常有”,許多晚霞愛好者只能選擇“守株待兔”,時常還會掃興而歸。

圖為“氣象北京”微博的截圖。
據了解,為了給公眾提供一份精準的“賞霞指南”,北京氣象部門利用專業設備和氣象數據進行預測,於每日傍晚時分在其官方微博、微信等渠道推出“今日晚霞觀賞等級預報”。依據它,感興趣的公眾便可以尋找合適契機,一賞大自然的“創作”。
以7月18日傍晚發布的“今日晚霞預報”為例,氣象部門分別介紹了當天傍晚的天氣狀況、晚霞的觀賞等級和最佳觀賞時間。其中,觀賞等級為一級,即有輕微霞,天空中余暉輕染。而當天傍晚的天氣情況為雲量較少(<10%),落日余暉潑灑,形成柔和光暈。此外,當天日落時間為19:40,最佳觀賞時間為19:20至20:10,此時太陽高度角低,光線斜射雲層……

圖為“氣象北京”微博的截圖。
此外,氣象部門還會在預報中穿插一兩首關於晚霞的詩歌與幾張晚霞的圖片,並邀請公眾通過“隨手拍”分享北京各處的美景。每到晚霞出現的時候,氣象部門的微博與微信便成為了“晚霞攝影作品集”。
“現在我每天都會留意下晚霞預告,根據預計時間去‘迎一迎’它,記錄身邊的美好,也希望能把這份浪漫分享給更多人。”熱愛攝影的北京市民劉曉靈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