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陽娜)北京市知識産權局副局長潘新勝在20日召開的2022年北京知識産權保護狀況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截至2022年12月,北京市有效發明專利量47.8萬件,同比增長17.96%,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18.3件。2022年全市專利授權量20.3萬件,其中發明授權量8.8萬件,換算則為平均每日專利授權量達550余件。
為加強知識産權轉化運用,北京市實施專利轉化專項,投入4000余萬元支持北京市百餘家中小微企業購買並實施專利技術;為北京市單項冠軍企業和重點領域中小微企業提供綜合性知識産權風險保障,全年支持158家企業投保1452件專利;首創試點的知識産權海外糾紛法律費用保險已為人工智能、數字安全、信息技術服務等領域企業,提供風險保障4200萬元。
為推動知識産權促進産業發展,北京市聚焦核心技術産業主體,引導在京央企或産業龍頭企業建設知識産權運營中心。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産業知識産權運營中心達5家;支持開展傳感器等電子信息領域高價值知識産權培育運營工作,新增國內專利55件、涉外專利申請8件,創制傳感器及延伸領域專利92件。推動建立集成電路專利池並實現累計近2.2萬件專利入池。
北京要聞
-
北京去年日均專利授權量達550件以上
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産業知識産權運營中心達5家;支持開展傳感器等電子信息領域高價值知識産權培育運營工作,新增國內專利55件、涉外專利申請8件,創制傳感器及延伸領域專利92件。
-
“答非所問”“妨礙維權”……部分“智能客服”不智能現象咋破解?
隨着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日益成熟,部分商家為降低用人成本,紛紛推動電話客服、在線文字客服“智能化”。
-
北京舞蹈學院發起的“中外舞蹈專場”上線
由北京舞蹈學院發起的“心相近、舞相融——中外舞蹈專場”20日上線,以中外優秀劇目為世界各地觀眾帶來一場藝術盛宴。
-
首都首季經濟回升向好
一季度北京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4265.7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7.6%,佔GDP比重達42.9%,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
-
原創話劇《坦先生》北京上演 講述劉永坦院士科研報國故事
4月19日至20日,“新時代舞&藝術優秀劇目展演”進京集中示範演出作品之一的哈爾濱話劇院原創話劇《坦先生》,在北京天橋劇場連演兩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