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是第39個首都義務植樹日,石景山區在衙門口城市森林公園開展“盡植樹義務 享綠化成果 共建美麗石景山”主題義務植樹活動。企業職工、部隊官兵、勞模代表、在校學生等460餘人揮鍬鏟土、挖坑植樹,種下白皮松、銀杏、元寶楓、山桃、黃櫨等苗木700余株。本報記者 吳鏑攝
昨天,北京迎來第39個首都義務植樹日。157萬首都市民走出家門,植樹栽花、清理綠地,以多種形式履行植樹義務,為北京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貢獻力量。
每年四月的第一個休息日為首都義務植樹日。昨天上午,東城區幹部群眾200多人在南中軸路珠市口大街-永安路道路工程北段參加植樹活動,栽植國槐、元寶楓、銀杏、海棠等喬灌木100余株,清掃綠地2000平方米。平谷區幹部職工100餘人來到東高村鎮揮鍬鏟土、扶苗踩實,栽植國槐、白皮松、元寶楓等喬灌木319株。
義務植樹的形式共有八大類,除了挖坑種樹,林木撫育、栽花除草、懸挂鳥巢、生態科普等同樣也是盡責。在朝陽區太陽宮公園,市民一起為松樹、楸樹松土澆水,清理園林垃圾,經過一上午的努力,共撫育樹木200株,清掃綠地1000平方米。在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15個村的村民都開展了綠地大掃除,1萬平方米綠地變得清爽。
開展義務植樹40多年來,千千萬萬雙手讓京華大地變得綠起來、美起來。據統計,北京已有超過1億人次通過各種形式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植樹2.2億余株。從開展義務植樹的1980年到2022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由12.83%提高到44.8%,城市綠化覆蓋率由20.08%提高到49.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6.63平方米。如今,北京已有各類公園1050個,越來越多的市民能夠“推窗見綠,開門見園”。
一場場義務植樹活動,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種子。在順義共青林場國家級“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工作人員手把手指導20組家庭,共同種下了30余株山桃、檜柏。隨後,孩子們還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為野生動物佈置飲水點、安裝紅外監測相機。西城區雙秀公園“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十余組親子家庭在百花叢中懸挂蝴蝶形狀的粘蟲板,在青青的草地上分工協作,給綠色植被澆水,促進小草健康生長。
為了給市民植樹盡責提供便利,首都義務植樹實現了“線上”和“線下”的有機融合。海淀區以12個“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為平台,通過網上預約集中開展撫育管護等義務植樹盡責活動。房山區長陽農場“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通過“首都全民義務植樹”微信公眾號招募志願者50名,栽植白蠟、元寶楓等苗木100余株,清理綠地800平方米。門頭溝區暢通各種盡責預約通道,為市民參與義務植樹活動提供便利。
義務植樹不但為首都帶來片片綠蔭,更通過廣泛的宣傳發動在全社會營造出植綠、愛綠、護綠的氛圍。昨天上午,大興區以“1主會場+N分會場”的形式舉辦“履行植樹義務,共建美麗大興”主題活動,除設立在大興區翡翠公園東門廣場的主會場外,區各級盡責基地、各鎮街等分會場義務植樹盡責活動同步開展,吹響大興愛綠護綠植綠集結號。通州區在全區開展“履行植樹義務、共建美麗副中心”宣傳活動,各鄉鎮街道、社區村莊、公園基地等共同舉行多場義務植樹活動,全區共接待盡責人數12.7萬人。
“今年春季義務植樹工作堅持科學、務實、節儉原則,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範,選擇長壽、抗逆、生態效果好的鄉土樹種,並加強樹木養護管理,確保林木成活成林。”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義務植樹處處長常祥禎介紹,首都義務植樹形成了“春植、夏認、秋撫、冬防”四季盡責的北京品牌。借助“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市民就近隨時履行植樹義務更加方便。
昨天,全市共有157萬人次參加了形式多樣的義務植樹活動,新植各類樹木43萬餘株,挖坑46萬個,養護樹木544萬株,清掃綠地3100余萬平方米,設立主題宣傳諮詢站點1600余個。(記者 朱松梅 通訊員 馬蘊)
(原標題:157萬首都市民植樹播綠美化家園)
-
2023年北京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將達74.7%
-
國內首家智能檢測裝備産業創新中心落戶北京
3月31日舉行的北京市智能檢測裝備産業創新生態大會上,北京市智能檢測裝備産業創新中心簽約成立。在産業生態構建上,整合元器件、零部件、專用軟體、裝備等産業鏈條的資源,支持北京市智能檢測裝備産業創新中心建設,打造産業生態體系。
-
首都義務植樹日:157萬首都市民植樹播綠美化家園
昨天是第39個首都義務植樹日,石景山區在衙門口城市森林公園開展“盡植樹義務 享綠化成果 共建美麗石景山”主題義務植樹活動。昨天,全市共有157萬人次參加了形式多樣的義務植樹活動,新植各類樹木43萬餘株,挖坑46萬個,養護樹木544萬株,清掃綠地3100余萬平方米,設立主題宣傳諮詢站點1600余個。
-
民生直通車|就醫購藥更方便快捷 醫療資源共享不斷推進——京津冀三地異地就醫新舉措觀察
4月1日起,京津冀三地參保人員在區域內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無需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即可享受醫保報銷待遇,實現“一卡通行”。
-
原創話劇《中國機車先驅》北京上演
當日,由108名北京交通大學機電學院在讀學生表演的原創話劇《中國機車先驅》在校內天佑會堂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