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魏夢佳)“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叢書”6日在中國人民大學發布。記者從新書發布儀式上獲悉,這套由中國人民大學編輯出版的叢書以“中國式現代化”為關鍵詞和聚焦點,系統化研究梳理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歷史經驗、理論邏輯、實踐問題和未來方向,向讀者深刻解讀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

圖為“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叢書”新書發布儀式現場(人大供圖)
作為中國人民大學的一項基礎性、創新性成果,“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叢書”凝聚了該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團隊的研究力量,基於國內外發展趨勢和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現狀,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深入闡釋,從多角度向讀者解讀中國式現代化從哪來、怎麼走、向何處去的問題。截至目前,這套叢書已出版16卷。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在發布會上介紹,為正確理解和助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全面實施了“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建設工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工程”,成立“中國式現代化與文明新形態研究院”,舉辦“中國式現代化”系列高端論壇,深入研究和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國特色、重大原則、科學內涵、本質特徵和實踐要求。

圖為“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叢書”(人大供圖)
“我們希望以這套叢書的編輯出版為契機、為抓手、為載體,更加深刻地研究和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政治引領力、理論創新力、世界影響力和實踐指導力。”張東剛説。
當天,以“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為主題的研討會也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多所高校院所的眾多專家學者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題展開研討交流。
北京要聞
-
“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叢書”在中國人民大學發布
記者從新書發布儀式上獲悉,這套由中國人民大學編輯出版的叢書以“中國式現代化”為關鍵詞和聚焦點,系統化研究梳理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歷史經驗、理論邏輯、實踐問題和未來方向,向讀者深刻解讀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
-
返鄉助老 綻放青春
王岩峰今年31歲,2022年她放棄了在北京城區的工作,回到家鄉北京市平谷區峪口鎮西樊各莊村,成為了村裏的一名網格員。
-
全國公物倉應用服務平台上線試運行
在平台建設過程中,各地分批接入全國公物倉應用服務平台,逐步打通全國範圍內資産調劑共享的信息“堵點”。
-
我國自動駕駛2025年將有“圖”可依
-
開欄的話 | 新時代首都發展巡禮
時間是開拓者前行的刻度,成績是奮鬥者築夢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