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迎來做市時代 市場券商雙向受益
2023-02-21 14:26:48 來源: 新華網
圖集

  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 《中國證券報》21日刊發文章《北交所迎來做市時代 市場券商雙向受益》。文章稱,2月20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啟動股票做市交易業務。從市場表現看,不少做市標的股票股價漲幅居市場前列,成交額也較此前明顯放量。受北交所做市業務開閘提振,券商板塊20日也有不錯表現。

  在業內人士看來,做市交易將有助於提升北交所市場的流動性和成交活躍度,對於做市主體的券商而言,也將進一步豐富其盈利模式,並增強其業務協同效應。展望未來,業內人士對於做市商種類進一步豐富、推出“借券做市”機制等格外期待。

(資料圖,新華社發)

  助力流動性提升和價值挖掘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北交所做市標的得到市場和業內人士的積極認可。

  “從首日成交情況看,選擇做市交易的36隻個股成交總額較其今年以來的日均成交總額提升50%以上,較前5日日均成交總額也提升近10%。”申萬宏源證券專精特新首席分析師劉靖認為,做市商通過低價差的雙向報價,能直接撮合雙邊報單,因此做市交易能直接改善流動性。

  在國金證券做市交易業務相關負責人看來,北交所引入做市商制度還能提升投資者交易連續性,從而提升市場成交活躍度,同時為市場提供上市公司的參考報價,穩定市場對企業二級市場價格的預期,提高投資者交易參與意願。此外,在市場發生劇烈波動時,做市商可為市場提供一定的流動性,平抑非理性交易,對二級市場價格起到一定的“穩定器”作用。

  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認為,考慮到北交所現行做市制度下的有效報價時長要求,例如,連續競價期間做市商有效報價時長應當不低於連續競價交易時長的90%等,引入做市商進行混合交易或有助於解決北交所流動性分化、交易時段不均勻等問題。

  做市交易是近期北交所密集落地的系列改革舉措之一,就在不久之前的2月13日,北交所兩融業務也正式啟動。在諸海濱看來,隨着全面註冊制的實施、北交所兩融業務的推出,以及混合做市交易制度的逐步推行,未來若能推動北交所做市商資質擴容,將有利於構建市場健康生態。

  利於增強券商業務協同效應

  券商是北交所做市業務開展的主體機構。從二級市場表現看,2月20日A股券商板塊出現強勁上漲行情,入圍北交所做市商名單的國金證券、中信證券、財通證券、招商證券等股價集體走高。

  談及北交所做市業務對券商自身帶來的積極影響,渤海證券新三板做市業務負責人張可亮認為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混合做市制度鼓勵券商為投行部門保薦的企業提供做市服務,也鼓勵券商研究所對做市標的持續研究併發布研究報告,這一舉措可以打通券商內部的條塊壁壘,讓券商盡可能發揮出整體優勢,為上市公司提供更加綜合全面的服務,進而有利於提升券商的整體服務水平;二是混合做市制度可以為券商提供新的業務盈利模式,尤其是在‘借券做市’政策推出之後,可以減輕做市商庫存股管理風險,在降低對核心資本的佔用率上有積極的影響。”

  劉靖認為,券商參與北交所做市業務能補齊新三板和北交所的服務鏈條,不僅能在上市前提供規範輔導、定增融資、保薦上市服務,還能在上市後繼續撮合交易,真正做到全流程陪伴成長服務。“未來,券商的競爭點將更加多元化,通過做市交易,券商能和企業保持更密切接觸。”

  對於北交所做市制度未來發展,張可亮建議,一方面,應該豐富做市商種類,如大幅增加私募機構做市或者鼓勵中小券商成為做市特色券商,以提升做市交易的市場重視度和反應敏銳度;另一方面,做市制度應該在防範利益衝突的前提下,盡量與更多的業務進行聯動,發揮出券商綜合優勢。

  劉靖也期待未來“借券做市”能夠實施,在他看來,“借券做市”能夠降低券商的凈頭寸風險,並讓券商將精力真正放到撮合交易中來。此外,做市“T+0”機制也能提升券商的資金使用效率,起到加倍撮合作用。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梁儼苧/何卓佳勝徐海東/郭雨涵
梁儼苧/何卓佳勝徐海東/郭雨涵
北京平谷:搶抓農時勞作忙
北京平谷:搶抓農時勞作忙
雪後箭扣換銀裝
雪後箭扣換銀裝
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在京開幕
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在京開幕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83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