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城市國際傳播論壇近日在海口舉辦。論壇發布的《中國城市海外影響力分析報告(2022)》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城市成為國際傳播的積極踐行者,通過對外交流活動和海外傳播打造良好海外形象。
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十座城市被論壇授予“中國國際傳播綜合影響力先鋒城市”稱號。其中,北京加強國際傳播供需互動,“面對面,鍵對鍵,心對心”不斷提升新時代城市國際傳播水平,在2022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蟬聯。
城市發展實力和信心預期是做好國際傳播工作的底氣。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國家的象徵和首要窗口,北京推動城市深刻轉型,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全國第一個減量發展的超大城市。2021年,北京人均國內生産總值(GDP)超過2.8萬美元,居全國首位。北京的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單獨排名已達全球第28位,相當於巴黎、東京的水平。在美國全球城市綜合指數等8項全球權威城市排行榜中,北京有6項進入前十。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説,北京已進入世界城市第一方陣,正日益成為極具海外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國際城市。根據國內研究機構從海外主流英文媒體、主要社交平台收集的數據,北京海外關注報道量呈逐年走高態勢,自2020年起躍升至世界城市前列。2021年至2022年,海外主流媒體關注報道北京總量超過巴黎,僅次於倫敦,位居世界第二;2022年海外社交平台對北京關注度僅次於巴黎和倫敦,位居世界第三。
2022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世紀疫情,西方輿論攻擊抹黑的環境下,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譽。“雙奧之城”北京如何做好冬奧時期的國際傳播?處理好傳播內容供給和受眾需求關係至關重要。
北京冬奧會期間,2022北京新聞中心所有的新聞活動和素材信息提供都做到有求必應,累計舉辦新聞活動412場,推動中外媒體刊發原創新聞1.62億條。中外記者全程緊跟新聞中心新聞活動進行報道,呈現了“雙奧之城”萬千氣象。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評價2022北京新聞中心“無可挑剔”。
“城市國際傳播不只是媒體報道,還要做好‘面對面、鍵對鍵、心對心’的傳播工作。”徐和建説,“面對面”就是走出去、請進來現場傳播,“乙類乙管”後將積極主動重啟;“鍵對鍵”就是用好互聯網,用好移動傳播;“心對心”就是要以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實現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城市國際傳播境界。
第二屆中國城市國際傳播論壇由參考消息報社、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等聯合主辦。論壇圍繞“創新城市敘事 提升國傳效能”,以多元視角為城市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把脈問診、建言獻策。《中國城市海外傳播影響力分析報告(2022)》以城市國際傳播作為切入點,選取中國40個城市海外影響力關鍵要素進行系統分析,為做好新形勢下國際傳播工作提供新思路和借鑒。(記者 白波)
(原標題:蟬聯中國國際傳播影響力先鋒城市頭名 北京已進入世界城市第一方陣)
-
雪季“餘額”不多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喊你來打卡
北京冬奧會後的首個雪季接近尾聲。
-
北京冬奧會官方電影《北京2022》發布首支預告片
北京冬奧會閉幕一周年之際,冬奧會官方電影《北京2022》20日發布先導預告片及概念海報。
-
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啟動股票做市交易業務
首批13家券商將參與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共涉及做市標的股票36隻。
-
明確規劃布局 北京市將培育5家世界一流博物館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北京市文物局牽頭起草的《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發展規劃(2023-2035)》(徵求意見稿),於近日公布並公開徵求意見。東西方向塑造長安街國家禮儀形象,串聯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和永定河文化博物館等地標性博物館。
-
延慶舉辦無人機飛手培訓 27人學成後達成就業意向
培訓結束後,企業對有就業意向的學員當場進行了一對一面試,達成就業意向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