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軸線上,又有重要遺存“升級”保護。近日公布的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增補名單顯示,位於中軸線上的正陽橋遺址新入圍“市保”單位;同時,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1處文保單位與現有市級文保單位合併。
歷史上,正陽橋位於正陽門箭樓前方,橋下為護城河。明永樂年間營建北京城時,將元大都城垣北縮南拓,南拓後的城墻位於今正陽門東西一線,並用磚墻代替了原來的土墻,南門仍沿稱麗正門。明正統年間改稱正陽門,並增修了甕城、箭樓、左右閘樓,疏浚城壕、修建石橋。2021年8月27日至9月17日,為了解正陽橋遺址的位置與形制,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局對正陽橋遺址開展考古發掘。考古發掘地點位於東城區正陽門箭樓東南、前門步行街北端東側、大北照相館北側。在發掘過程中,出土一具明代鎮水獸,為泥岩雕刻而成,有助於了解正陽橋的地理方位,是中軸線上重要的物質實證。
同在北京中軸線上,還有1處文保單位與現有市級文保單位合併——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併入永定門禦道遺存,更名為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去年,市文物局公布了6項年度重要考古成果,其中就包括南中軸路考古成果。此次考古發現了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以來依次疊壓的七條道路,明確了南中軸路的規制和工程做法,厘清了明清以來南中軸路的歷史脈絡。
此外,清華園車站舊址此次也新入圍市級文保單位。清華園車站舊址位於海淀區成府路南側清華園鐵路宿舍1號樓北側,2012年公布為海淀區普查登記文物。清華園車站始建於1910年,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外廊式單層建築,是京張鐵路重要的歷史見證,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1960年,為配合清華大學校園擴建,京張鐵路向東平移800米,並建立清華園站新址,原來的車站逐漸廢棄,老站房北側約五分之二的建築被拆除,倖存建築曾一度用於居住。為保護清華園車站舊址,2022年清華園車站重點文物修繕保護項目正式啟動,預計3月下旬,清華園車站舊址將正式對公眾開放。(記者 李祺瑤)
(原標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增補名單公布 中軸線上又有重要遺存“升級”保護)
-
中軸線上又有重要遺存“升級”保護
近日公布的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增補名單顯示,位於中軸線上的正陽橋遺址新入圍“市保”單位。
-
助推北京高精尖産業提速發展 20億元規模政府引導基金落地
日前,由北工投資管理的北京市政府引導基金——北京高精尖産業發展投資基金(有限合夥)(簡稱高精尖實體化基金)完成工商登記備案,正式落地。
-
證監會明確2023年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重點
會議強調,全力以赴抓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
-
芭蕾舞劇《紅樓夢》即將首演
作為2023年中央芭蕾舞團開年大戲,原創芭蕾舞劇《紅樓夢》將於2月10日至18日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演,邀請觀眾們一道以舞入“夢”。
-
盛世·花夢|非遺文化譜新年 3900盞特色花燈耀世園
元宵佳節將至,北京世園公園為打造世園旅游品牌,發展世園夜經濟,舉辦以“盛世·花夢”為主題的北京世園花燈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