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丁靜)記者近日從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公布了2022年度國家級生態農場名單,北京市6家農業園區上榜。
當前,三農工作重心已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要振興,産業是關鍵。生態農場是保護環境、發展農業的新模式,推進生態農場建設意義重大。2022年,全國共有299家主體被授予國家級生態農場稱號。其中,北京老宋瓜果專業合作社、北京綠惠種植專業合作社、北京綠火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房山區竇店農牧工商總公司、北京中農富通園藝有限公司、分享收穫(北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6家農業園區上榜。

北京綠惠生態農場。資料圖片(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生態農場不同於常規農場,它依據生態學原理,遵循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多樣原則,通過整體設計和合理建設,在獲得最大可持續産量的同時,實現資源匹配、環境友好和食品安全。
在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生態建設處的組織和指導下,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單位強化技術支撐和指導服務,共同推進全市生態農場高質量發展。上述農場推廣應用了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土壤修復、化肥農藥減量、有機肥替代、生物防控等40多項技術,示範應用了生物降解地膜、精量灌溉施肥、微生物菌肥、“昆蟲酒店”等近20項新技術、新産品和新裝備。目前,已初步形成種養結合循環利用、廢棄物協同處理、耕地休耕輪作、社區支持農業(CSA)等生態農業發展模式。

綠惠農場的“昆蟲酒店”。資料圖片(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這些農場的生態化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比如,分享收穫農場堅持長期使用內蒙羊糞、優質堆肥、秸稈就地粉碎還田等技術,平均施用量達到每畝4噸,土壤有機質含量達每公斤47克。綠惠農場在田間地頭設計安裝 “昆蟲酒店”,為瓢蟲、蜂類等益蟲提供棲息場所,減少周邊害蟲數量。在農藥減量方面,綠惠農場應用全園清潔、無病蟲育苗、産前棚室和土壤消毒、防蟲網等技術,減少化學農藥用量27%-42%。
-
北京市6家農業園區被評為國家級生態農場
生態農場是保護環境、發展農業的新模式,推進生態農場建設意義重大。
-
京港攜手拓展綠色合作新空間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是京港金融合作機遇之一。
-
京蒙協作:共建鄉村振興産業園探索産業興旺新路徑
據了解,鄂倫春旗與西城區共同建立的京蒙協作鄉村振興産業園圍繞當地主産業大豆,以及紫蘇、中草藥、食用菌三個特色産業,利用京蒙協作資金,建設了精深加工企業,延長了農産品産業鏈。
-
京津冀三地PM2.5平均濃度十年來降低超六成
最近的這一年,區域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升級,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在區域結出碩果。
-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時間確定
報考者可於2023年1月3日0:00至1月8日15:00期間,登錄“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專題網站”打印准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