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劉詩平)12月12日是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8周年。8年來,已累計向北方調水586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5億人,助力沿線42座大中城市優化經濟發展格局。
這是記者從水利部和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的。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於2014年12月12日實現全面通水。截至目前,工程保持安全平穩運行。今年8月,工程全線的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水利部完工驗收,為下一步工程正式竣工驗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統計顯示,南水北調工程全面通水以來,年調水量已從20多億立方米升至近100億立方米。其中,中線所調南水已由規劃的輔助水源成為受水區的主力水源,北京城區七成以上供水為南水,天津主城區供水幾乎均為南水;東線北延工程的供水範圍已擴至河北、天津,提高了受水區供水保障能力。
目前,南水北調中線水質保持或優於地表水Ⅱ類標準,東線水質穩定保持地表水Ⅲ類標準。南水北調工程改善了群眾的飲水安全:中線調水使北京市自來水水質得到極大改善,河南省十多個省轄市用上了水質好的南水,河北省一些村莊告別了世代飲用高氟水、苦鹹水歷史;東線累計調水入山東54.2億立方米,已成為膠東地區一些城市的供水生命線。
生態補水方面,南水北調東線沿線受水區湖泊蓄水穩定,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中線累計向北方50余條河流進行生態補水90多億立方米,推動了滹沱河、白洋淀等一批河湖生態改善,華北地區淺層地下水水位持續多年下降後實現止跌回升。
水利部和南水北調集團相關負責人&&,將按照國家水網規劃建設綱要和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相關要求,加快後續工程前期工作,早日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加強已建工程的安全管理和調度管理,強化水質監測保護,充分發揮調水能力,着力提升工程效益,不斷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
-
北京:正加大醫療用品供給 嚴查哄抬藥品價格
北京市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已經派駐人員進駐疫情防控藥品生産企業,現場監督藥品生産企業的質量管理工作,保障涉及的藥品正常供應、市場渠道暢通。
-
126件精品亮相 “2022新時代首都美術展”開展
(記者 王廣燕) (原標題:126件精品亮相中國美術館,分“古城新韻”“雙奧之城”“一軸三帶”三大板塊 “2022新時代首都美術展”開展)。
-
北京全市公園門區不再查驗北京健康寶、不測溫
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12月12日消息,自即日起,全市公園門區不再查驗北京健康寶、不測溫。園內展覽、餐飲、健身、衞生間等室內場所按照相關行業防控要求執行。倡導市民預約出行,加強個人防護,戴好口罩,不扎堆聚集,健康文明游園。
-
“通信行程卡”服務於12月13日0時起正式下線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12月12日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有關要求,12月13日0時起,正式下線“通信行程卡”服務。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已經有機構和個人早就想要將“行程卡”“綠碼”搶注成商標,但2020年後申請的均被駁回。
-
南水北調工程全面通水8年向北方調水586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於2014年12月12日實現全面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