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規劃確定24項主要指標
2022-12-10 15:25:49 來源: 北京晚報
圖集

  近日,北京市司法局印發《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21-2025年)》。《規劃》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首都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等。

  《規劃》確定了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的24項主要指標,其中6項約束性指標是必須要實現的。包括區、街道(鄉鎮)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建成率,公共法律服務熱線總體實現 7×24小時服務;法律服務事項網上辦事實現率,區級以上法律援助機構建成率,法律援助經費納入本級政府預算率和村(社區)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覆蓋率都要達到100%。另外18項為預期性指標,包括每萬人擁有執業律師20人,每十萬人提供法律援助量120件、村(居)100%配備法律顧問等。

  《規劃》中列明了“十四五”期間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一些具體任務。其中不少內容都是着眼於人民群眾“急難愁盼”,以增強公共法律服務的均衡性、可及性為目標,制定的惠民措施。

  《規劃》提到,統籌配置城鄉法律服務資源,推動中心城區、平原新城、生態涵養區公共法律服務一體化發展。2025年前,建成北京市雲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滿足生態涵養區群眾公共法律服務需求。

  要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台有效覆蓋,要推動“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與“12345”政務服務熱線有效歸併整合。要持續優化“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不斷深化北京法律服務網在線辦事功能“一網通辦”模式。

  要健全完善律師管理體系,充分發揮律師在公共法律服務中的主力軍作用。要全面推進公證行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打造首都公證“半小時”服務圈。要深入推進法律援助工作,實施法律援助提升工程。要加強司法鑒定管理和使用銜接,要完善仲裁工作體制機制,深化仲裁改革。

  《規劃》要求進一步健全調解組織網絡,實現村(社區)、街道(鄉鎮)和重點行業、專業領域全覆蓋。推動村(居)法律顧問工作提檔升級,確保人民群眾不出村(社區)即可享受及時、便捷、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等。(記者 孫瑩)

  (原標題:北京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規劃確定24項主要指標 每個街道都建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天鵝遨游燕山深處
天鵝遨游燕山深處
北京深山裏的尋豹人
北京深山裏的尋豹人
改造老舊小區 增加居民幸福感
改造老舊小區 增加居民幸福感
圓明園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圓明園考古取得重要成果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9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