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清晨,隨着通州區新潮嘉園小區庭院線和外部供水管線實現勾頭通水,原先供水的兩眼自備井結束了其抽取地下水的歷史使命,660多戶居民告別井水喝上了市政管網水。自此,北京市水務部門組織市自來水集團會同屬地政府提前超額完成了2022年度自備井置換任務,累計完成35個小區(單位)的自備井置換工作,新增5萬餘市民喝上了更加安全、放心、優質的市政自來水。據悉,到“十四五”末,中心城區和城市副中心具備條件的自備井供水小區(單位)將全部進行置換。
如何確保自備井置換工作順利開展?市水務部門提前謀劃,將置換任務納入每年的摺子工程,梳理並分解置換任務到區,建立“處周調度、局月調度”的工作機制,同時將置換完成情況納入河長制工作考核,強化全過程協調督辦。
因牽涉方案設計、破路施工、手續審批、庭院線改造、二次加壓設備安裝等多重環節,置換的過程往往一波三折。周政&&,全市自備井置換工作採取“分步走”的措施,前幾年主要置換了距離市政供水管網較近、置換意願強烈的小區(單位),到了後面難啃的“硬骨頭”越來越多。
“越是困難越得迎難而上,老百姓的用水訴求才能得到保障。”周政介紹,很多老舊小區由於拆遷、産權等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置換工作“難上加難”,比如豐&的明春苑小區,水質差、水壓不穩困擾了居民十餘年,市水務部門主動擔當,協調各方多次進行現場辦公,最終敲定了非開挖的管線施工方案,用新技術和新工藝達成保護古樹、減少拆遷、加快進度的目標,讓小區居民如願喝上市政水。
今年1月份,歷經了數十次協調會,朝陽區垡頭街道的雙闔家園小區終於流出了市政管網水。此前,由於外部自來水管線路在施工過程中遇到變更,確定新路由、管線鑽路穿河等嚴重阻礙了通水進度。在市水務部門的全力協調下,街道發揮“吹哨報到”機制,區水務局、市自來水集團等相關部門通力協作方才破解難題。
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完成1099個小區(單位)的自備井置換工程,新增145萬餘人用上市政自來水,汩汩清水浸潤了市民心田,化解了過往急難煩擾的用水問題。
伴隨着自備井紛紛退出歷史舞&,市水務部門在組織置換市政水的過程中,加強對供水管線的更新改造,並同步安裝智能遠傳水錶,居民的用水體驗來了個“層層升級”。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來,持續提升市民用水品質,成為供水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市水務部門正加快編制《北京市供水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以供水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持續完善供水設施體系,全面提升供水管理服務水平,更好地保障市民高品質生活。
“到‘十四五’末,中心城區和城市副中心具備條件的自備井供水小區(單位)將全部進行置換。”周政&&,“十四五”期間,市水務部門將繼續組織相關區政府、市自來水集團和屬地積極推進自備井置換工作。同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對暫不具備置換條件的小區(單位),將進一步強化對自建供水設施的監督檢查,尤其是加強水源防護、消毒設施運行以及水質檢測等管理,確保市民用水安全。
供水品質事關民生福祉。下一步,結合城市供水設施的建設發展,市水務部門將實施置換清單式管理,持續推進自備井置換工作,讓更多市民喝上安全、優質的放心水,共享首都供水高質量發展成果。(記者解麗 通訊員 張雅麗 秦麗娜)
(原標題:今年累計完成35個小區(單位)自備井置換工作 本市新增5萬餘市民喝上市政自來水)
-
北京市新增5萬餘市民喝上市政自來水
-
證監會同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開展上證50股指期權交易
證監會9日宣布,近日同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開展上證50股指期權交易。
-
水利部:2022年全國水庫實現“零潰壩”
水利部9日發布消息稱,水利部門加強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落實水庫安全度汛措施,突出病險工程安全度汛管理,2022年全國實現水庫“零潰壩”,最大程度地減輕了水旱災害損失。
-
優化流程方便患者就醫 更好發揮中醫藥優勢
近期,我國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作了進一步優化。
-
財政部決定發行2022年特別國債7500億元
記者9日從財政部了解到,為籌集財政資金,支持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財政部決定發行2022年特別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