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服飾藝術展亮相恭王府 民族服裝亮相
2022-09-28 14:53:11 來源: 北京青年報
圖集

  9月26日,北京服裝學院承擔的2020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中華民族服飾藝術展覽”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舉行開幕式及相關學術研討會。近200件中華傳統民族服飾及現代設計師基於民族傳統服飾元素進行的創新設計亮相,展示了中華民族傳統服飾的禮儀之盛、文化之崇、工藝之巧、材質之豐和時尚之美。展覽將在恭王府博物館展出至10月15日。

  展覽以一場服裝動態展示秀作為開幕式。模特們身着北服師生基於傳統民族服飾文化進行創新設計的服裝優雅亮相,呈現了傳統與時尚碰撞的視覺盛宴。北服師生將傳統服飾工藝中獨特的構思轉化運用到創新設計之中,以易於理解的方式傳達和表現了中國傳統技藝中的智慧並尋求創新之道。

  本次中華民族服飾藝術展覽以傳統民族服飾藝術為主題,展示了近200件傳統民族服飾及現代設計師基於民族傳統服飾元素進行創新設計的時尚服飾。展覽主要從“禮之盛”“族之魂”“藝之巧”“天之賜”“傳之承”這5個單元展示民族傳統服飾的禮儀之盛、文化之崇、工藝之巧、材質之豐和時尚之美。以“禮之盛”單元為例,包含“朝堂華章”“十里紅粧”“鮮衣怒馬”3個部分,主要展示中華民族的禮儀服裝,詮釋了“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的説法,詮釋了禮儀服飾寄寓的政治、經濟、哲學、宗教、道德、倫理等深厚文化內涵。其他各單元分別展示了各民族各支系服飾形制、織繡染等民族傳統服飾工藝之精巧絕倫、各民族傳統服飾的材質之豐富,以及基於傳統民族服飾進行的創新設計服裝。

  當天還舉行了衣冠萬千——中華民族傳統服飾藝術研討會,在本次展覽的近200件傳統民族服飾文物、創新設計作品及相關研究基礎上,拓展出中華民族傳統服飾文化與藝術研究、中華民族服飾非遺的現狀與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服飾元素創新設計等研討議題。

  北京服裝學院長期以來注重中華民族傳統服飾文化的探尋、保護、傳承和創新,不斷培養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研究創新人才。2020年學校獲批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中華民族服飾藝術展覽”,旨在面向社會廣泛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服飾文化,向世界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搭建中國服飾文化研究與創新應用的良好平台,為社會服務,為産業賦能。(記者 雷嘉 攝影 袁藝)

  (原標題:中華民族服飾藝術展亮相恭王府 模特身着北服師生創新設計的民族服裝優雅亮相)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 中華民族服飾藝術展亮相恭王府 民族服裝亮相
    9月26日,北京服裝學院承擔的2020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中華民族服飾藝術展覽”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舉行開幕式及相關學術研討會。本次中華民族服飾藝術展覽以傳統民族服飾藝術為主題,展示了近200件傳統民族服飾及現代設計師基於民族傳統服飾元素進行創新設計的時尚服飾。
  • 西郊線假日期間運用重聯列車運營
    隨着國慶假期即將來臨,有軌電車西郊線將迎來旅游季大客流時段。昨天,據公交集團有軌電車公司介紹,國慶假期期間西郊線全部運用重聯列車運營,挖潛運力,滿足市民出行需求。
  • 國慶假期全市公園景區推出34項文化活動
    國慶假期將至,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為豐富首都市民節日期間的文化生活,北京公園風景區推出花卉展覽、文化游覽、科普教育和線上活動等34項別具特色的文化活動。玉淵潭公園將舉辦“樂享濕地福至重陽 生態文明體驗活動”,帶領老年游客參觀濕地、講解濕地知識,開展蒲草手工和自然游戲體驗等。
  • 北京南果北種面積今年突破千畝 國慶假日可到採摘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獲悉,目前京郊有7個甘蔗種植園區,種植面積約20畝。引進手指檸檬、黃皮火龍果等特色品種,增加園區觀賞性;引進免人工授粉紅肉火龍果,節省用工成本,提高種植效益,促進南果生産性栽培。
  • 北京今年入秋較常年晚6天 國慶假期冷空氣來襲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氣象&獲悉,一股較強冷空氣將在十一黃金周期間“突襲”北京。氣象部門提醒,近期北京夏秋季的花粉濃度仍偏高,敏感人群需特別注意防護。
北京市花樣滑冰和隊列滑聯賽標準賽啟迪站賽況
北京市花樣滑冰和隊列滑聯賽標準賽啟迪站賽況
北京先農壇舉辦秋收農耕體驗活動
北京先農壇舉辦秋收農耕體驗活動
北京:2022亞洲數字藝術展開展
北京:2022亞洲數字藝術展開展
話劇《杜甫》走進"詩聖"精神世界
話劇《杜甫》走進"詩聖"精神世界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38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