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州區運河奧體公園2號碼頭,汽笛長鳴,“擁軍號”遊船緩緩起航,甲板上的游客們舉起手機拍照。鏡頭裏,北運河碧波蕩漾,東岸垂柳掩映着古色古香的涼亭,西岸則是現代感十足的商務樓宇。如今的北運河處處是新景。
承擔城區90%排水任務
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北起點,流經河北香河,入天津匯入海河,在北京境內長約41.9公里。北運河位於“九河末梢”,承擔着北京城區90%的排水任務。儘管長年有水,但自上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隨着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迅速膨脹,北運河的水質逐漸惡化,甚至一度處於劣Ⅴ類。
“那會兒河也窄,有淤泥,一到下雨天,上游的水排下來,河道裏的水都是黑的。”今年51歲的葉全新是一名有着27年工作經歷的“老水務”,原來工作人員巡河都得捂着鼻子幹活兒。
北運河流域的治理對整個北京城的水生態環境至關重要。進入本世紀後,北運河打響了“還清戰”,尤其近10年來,變化更加明顯。
水質還清引來珍稀鳥
北運河管理處水環境管理科負責人王子龍介紹,自2013年起,北京市連續實施3個“三年治污行動”,開展“北運河流域水系綜合治理”,截污治污,北運河沿線排污口逐步關停。同時,自2013年後,視河道實際情況不定期開展清淤整治,幫助水質還清。
2017年起,北運河管理處還對河道進行了綠化景觀提升。在河道兩岸裸露地種植綠植,大量補植菖蒲、蘆葦等水生植物,並通過增殖放流、科學修剪水草等方式,不斷完善水生態系統。
如今,北運河水質全年平均達到地表Ⅳ類水標準。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水生植物已多達26種,還吸引了200多種鳥類,其中還有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等珍稀品種。
老居民説現在處處有新景
自2014年大運河成功申遺以來,北京一直在重點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2019年10月,重獲新生的北運河實現從北關閘至甘棠閘段11.4公里河道的正式通航。去年6月,從甘棠閘至市界全長28.7公里的河道實現旅游通航。今年6月,京杭大運河京冀段全線62公里實現互聯互通。“今年中秋節,我和老伴兒體驗了一回遊船,在河邊住了快20年,現在看北運河,處處都是新景色!”通運街道運河園社區居民劉老先生興奮地説。
這條傳承厚重漕運文化的千年古運河,重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記者 王天淇 白繼開 攝)
(原標題:水清岸綠鳥兒安家 漕運文化重煥生機 古運河畔滿目新景)
-
北京漕運文化重煥生機與活力 古運河畔滿目新景
-
北京市政協議政會建言韌性城市建設 陳吉寧講話 魏小東出席
昨天上午,市政協與市委統戰部聯合召開議政會,圍繞“加快推進韌性城市建設 築牢首都公共安全防線”主題進行協商議政。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講話,市政協主席魏小東出席。
-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會議繼續召開 聽取審議托育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報告等議題 李偉參加
昨天,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繼續召開,聽取審議托育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報告等議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參加。
-
兒童文學家任溶溶辭世,“百歲童話”合上了書頁……
任溶溶創作的經典童話《“沒頭腦”和“不高興”》歷久彌新。
-
永定河北京段啟動秋季集中補水
本次永定河北京段集中生態補水期間,官廳水庫及以下各類水源將向永定河補水1.4億立方米,其中官廳水庫1.34億立方米,小紅門再生水廠0.06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