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太漂亮啦!”昨天(18日)11時許,鳥類環志志願者關雪燕打開一個巴掌大的小布袋,“開盲盒”似的“開”出來一隻紅喉歌鴝!隨後認真地開始為這只小鳥環志、測量。記者獲悉,今秋翠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鳥類環志工作正式啟動。
關雪燕拿起電子游標卡尺為這只紅喉歌鴝測量它跗跖的直徑,為它選擇最舒適的環志。套上環志圈後,測量跗跖長、喙長、體長、體重,還要捧起小鳥吹開它腹部的羽毛,觀察鳥兒腹部脂肪情況,可以了解鳥類“飽腹”情況。幾分鐘,一隻小鳥的環志工作就完成了,放飛前,關雪燕還用吸管給它喂了點兒水,讓它保持最佳的狀態。
這邊在給鳥兒進行環志的同時,那邊巡網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巡網歸來的環志志願者張東元,在回到工作站時,發現0號網上又捕獲了一隻紅喉姬鹟,趕緊舉起專用的桿子,將捕鳥網降下來。“環志工作總共布網20張,是全國鳥類環志中心標配的鳥網,能夠保護鳥類不受傷害,巡網時間也控制在1小時左右。”張東元一邊熟練地將鳥兒從網上摘下來,放進專用的鳥袋裏,一邊介紹。
一個上午,翠湖鳥類環志工作站就環志了近20隻鳥類,有巨嘴柳鶯、白頭鵯、樹鷚、翠鳥、紅喉姬鹟、灰頭鹀等。記者了解到,秋季鳥類環志工作將持續到10月8日。
截至2021年底,翠湖濕地鳥類環志工作站已經累計環志鳥類超過1.2萬隻次,覆蓋了15目36科113種。自1984年就開始進行鳥類環志工作的北京師範大學鳥類學專家趙欣如告訴記者,翠湖濕地鳥群比較穩定,某些種類微量增加,環志鳥類回收率佔比達2.2%,遠超過全世界平均水平,這也證明翠湖濕地生態環境較受這些鳥類喜愛,環境穩定向好。(記者 孫穎 王海欣 攝)
(原標題:翠湖濕地啟動今秋鳥類環志 調查數據顯示環境穩定向好)
北京要聞
-
北京:推出社會力量興辦博物館資金扶持辦法
-
翠湖濕地啟動今秋鳥類環志 數據顯示環境穩定向好
鳥類環志志願者關雪燕打開一個巴掌大的小布袋,“開盲盒”似的“開”出來一隻紅喉歌鴝!隨後認真地開始為這只小鳥環志、測量。
-
北京市基本形成30分鐘內社區衞生服務圈
-
單車騎行近來掀起熱潮 騎行運動成為城市新風尚
深度探索胡同小巷、約上好友郊外遠行,或是來一場美食之旅……在不少城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騎車出行,悠然享受休閒時光。
-
西大墻段發現萬曆元年石碑 箭扣長城修建時間提前
箭扣長城修繕四期工程即西大墻段去年開工,目前進入收尾階段。在最後一個施工的懷柔長城156號敵&上,施工人員又有新發現:清理出一塊萬曆元年立的“閱視題名鼎建”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