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信可入”石門額為首次展出
在歷經五年修繕之後,昨天(16日),北京藝術博物館(萬壽寺)再度對公眾開放,館藏的350余件文物精品與觀眾見面,其中包括珍貴文物60余件。
位於西三環北路18號的萬壽寺,素有“京西小故宮”之稱,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為保護萬壽寺建築,北京藝術博物館於2017年閉館,2018年啟動萬壽寺修繕工程,修繕範圍包括萬壽寺中路、西路、東路等建築,修繕面積約10670平方米。
在昨天上午的開館儀式上,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宣布北京藝術博物館開館。再度開館後,多項基本陳列將與觀眾見面。
萬壽寺歷史沿革展,在原有基礎上增加近五年萬壽寺修繕、考古發掘過程中新發現的珍貴文物;佛教造像藝術展,展示漢傳佛教造像藝術及藏傳佛教造像藝術兩個主題;吉壽文物專題展,精選北京藝術博物館與“壽”主題相關的珍貴藏品;清代皇室書畫藝術展,展出館藏清代皇室及其後裔的書畫作品;中國傳統傢具展,展出館藏明清至民國的40余件傢具。
值得一提的是,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恒親王祭孝惠章皇后公式(殘片),係首次展出。這件文物是2021年發現於萬壽寺中路正殿,為孝惠章皇后入葬清東陵後,在萬壽寺舉辦法事活動的祭公式,其邊緣有火焚留下的痕跡,全文殘存27行。孝惠章皇后為順治帝第二任皇后。恒親王允祺為康熙第五子。此祭公式是研究清前期萬壽寺宗教活動的第一手資料。
在公式文旁邊,還展出有“唯信可入”石門額,“唯信可入”為佛家箴言,亦作“唯信能入”,於2020年在萬壽寺東路方丈院修繕工地出土,為清代萬壽寺東路建築的重要遺存。
北京藝術博物館屬非免費開放博物館,門票價格成人20元/人,年滿18周歲的全日制大學生,憑學生證享受半價優惠。未成年人憑身份證或戶口本、60歲以上觀眾憑老年證或身份證、殘疾人憑殘疾證可免費參觀。觀眾可通過北京藝術博物館微信公號預約參觀,每週三前200名成人觀眾,在網絡預約後可免費參觀。(記者 崔毅飛)
(原標題:閉門修繕五年 京西萬壽寺重張)
-
國産首款 北京企業自主研發新型抗CD20單抗獲批
-
文化和旅游部印發通知嚴查私設“景點”問題
文化和旅游部因此印發私設“景點”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以進一步規範旅游市場秩序、保護生態環境、維護游客權益。馬麗紅: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私設“景點”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在對私設“景點”進行嚴格執法懲處的同時,也要建立長效機制。
-
市氣象&預報 北風起秋意濃本週冷空氣活動頻繁
-
北京:推出社會力量興辦博物館資金扶持辦法
-
翠湖濕地啟動今秋鳥類環志 數據顯示環境穩定向好
鳥類環志志願者關雪燕打開一個巴掌大的小布袋,“開盲盒”似的“開”出來一隻紅喉歌鴝!隨後認真地開始為這只小鳥環志、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