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記者徐壯)我國專任教師總量從2012年的1462.9萬人增長到2021年的1844.4萬人;各級各類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小學教師佔比從32.6%提高到70.3%,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超過50%,高校碩士研究生導師從22.9萬人增加到42.4萬人、博士研究生導師從6.9萬人增加到13.2萬人——數據顯示,10年來,我國教師隊伍實現了量質齊升。
教育部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發展成效。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了以上情況。
高質量的教師離不開高水平的教師教育體系和高效的教師評價體系。任友群説,我國已建立以215所師範院校為主體、510所非師範院校共同參與的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實現了由原來的“中師、專科、本科”三級教師教育向“專科、本科、研究生”三級教師教育躍升。
教師評價體系方面,教師管理綜合改革走向深化:中小學設立正高級教師職稱,推進中等職業院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將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至學校,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要求,推行負面清單和師德嚴重違規全行業禁止准入制度。
這10年,也是我國教師地位待遇不斷提升的10年:各地基本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全面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130余萬名鄉村教師獲益。
任友群透露,未來將繼續推進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推進職稱改革,深化教師評價改革,提高教齡津貼標準,完善教師工資待遇長效聯動機制。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即將開展全國中小學教師減負自查整改,教師法修訂正在進行,教師榮譽表彰體系將得到完善。
北京要聞
-
新華全媒+|我國知識産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整體步入良好階段
全國31個省(區、市)知識産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得分全面提升。
-
數字化助力中國文創閃耀服貿會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處處涌動着科技與文化相融合的氣息,眾多數字化技術讓參觀者“跨越千里、穿越千年”,為中華優秀文化傳承、文化傳播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
專家業者探討文旅産品走俏海外“密碼”
這些文化企業認為,應從具有高文化附加值的産品與服務着手,以數字技術為動力,以雄厚的産業基礎為必要條件,實現中國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
-
教育部要求嚴厲打擊隱形變異違規校外培訓
記者6日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日前召開2022年全國“雙減”工作秋季學期視頻調度會,強調嚴厲打擊隱形變異違規校外培訓,形成警示震懾。
-
北京市交通委:城區至懷柔首批旅游客運線開通
記者昨天(6日)從市交通委獲悉,為充分發揮本市客運站優質資源,為市民旅游出行提供更多的交通選擇,按照北京旅游交通整體規劃,自今天起,陸續開通從六里橋、四惠客運站開往青龍峽、雁棲湖、紅螺寺等景區的旅游客運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