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記者龔哲 王鬱源)2022年春晚亮相後,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在海內外社交平台迅速傳播,成為現象級文化作品。取材自宋代名畫《千里江山圖》,《只此青綠》以“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入畫”等篇章為綱目,探尋國寶文物與現代人之間的情感連接。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非常強。”在日前舉行的服貿會國家文化出口基地論壇上,作為出品方之一的北京東方新大陸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鄒一鳴説,它是自己“長腿”走出去了。
除了運用生動新穎的藝術表現形式挖掘文物中的傳統文化內涵,舞劇出品方還聯合民族頭部品牌,在海外推出汽車、黃酒等跨界聯名産品,通過延展産業鏈條,實現高文化附加值和高經濟效益的統一。
鄒一鳴&&,下一步將運用數字技術場景,打造更多的數字影像作品,促進優質文化産品在海外落地。

9月5日,觀眾在服貿會首鋼園區參觀。當日,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落下帷幕。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在剛剛閉幕的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眾多文化娛樂公司亮相文旅展區。這些文化企業認為,應從具有高文化附加值的産品與服務着手,以數字技術為動力,以雄厚的産業基礎為必要條件,實現中國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
在服貿會文旅專題展上,觀眾通過VR眼鏡欣賞北京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的景色:鉑宮船閘上,裸眼巨幕呈現首都的歷史變遷;由20萬根光纖編織成的世界名畫《梵高的星空》倒影在瀲艷水面……
數字科技賦能文旅空間,亮馬河已成為年輕人爭相打卡的旅游景區。在為游客打造國際文化長廊的同時,也為此處的夜經濟發展帶來新增長點。

7月16日,市民在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河河畔棧道休閒參觀。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近年來,國産影游産品也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以完美世界為例,這家企業於2022年推出聚焦文物修復的《昔有琉璃瓦》,通過全球流媒體平台發行,受到海外用戶喜愛。游戲方面,其自主研發3D游戲引擎技術,在情節和畫面中展現盤古開天地等中國神話故事,産品出口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出口的網絡游戲、影視劇、網絡文學等創意産品廣受歡迎。文化貿易帶動中外文化交流互鑒、深入發展。”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司長王東堂&&。

9月4日,小朋友在服貿會首鋼園區的文旅服務專題展區體驗虛擬現實與交互展示技術。新華社記者 金皓原 攝
2021年,中國對外文化貿易額達到2000億美元,同比增長38.7%。2022年上半年,這一數字達1008.6億美元,同比增長12%。
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院長向勇介紹,從2020年開始,中國文化産業進入轉型發展、提質增效的階段。未來,應通過新的技術手段、産品渠道和平台,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意開發,進一步在海外主流文化市場走深走實。
-
圖解|為大家帶來一份網絡安全清單 一起來自查!
網絡安全既關乎國家安全,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露營熱”引領旅游新風尚 精品營地亮相2022年服貿會
在政策引領下,露營正在逐漸向更規範的方向發展。
-
新華全媒+|我國知識産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整體步入良好階段
全國31個省(區、市)知識産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得分全面提升。
-
數字化助力中國文創閃耀服貿會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處處涌動着科技與文化相融合的氣息,眾多數字化技術讓參觀者“跨越千里、穿越千年”,為中華優秀文化傳承、文化傳播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
專家業者在服貿會探討文旅産品走俏海外“密碼”
這些文化企業認為,應從具有高文化附加值的産品與服務着手,以數字技術為動力,以雄厚的産業基礎為必要條件,實現中國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