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記者俠克、李放)兒童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承載着家庭和社會的未來。近年來,諸如抑鬱症等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愈發受到家長和社會關注。專家提示,兒童抑鬱症的表現可能並不典型,並非所有的抑鬱症患者都表現出整日愁眉苦臉、少語少動,有相當多的兒童抑鬱症患者主要外在表現為煩躁、發脾氣,容易被家長誤認為是“青春期性格變化”,需要引起關注。
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主任崔永華介紹,抑鬱症是一種以情感低落為核心表現的疾病,通常表現為悶悶不樂、缺乏愉悅感、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等,也伴有記憶力減退、動作緩慢、疲乏無力,常感到不順心,對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甚至産生自殺等過激的想法和行為,有時還伴有失眠、體重下降、飲食過多或過少等生理變化。
2012年12月啟動的“中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是我國第一個全國性的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經過長達近9年的科學研究,對73000多名6歲到16歲在校兒童青少年的流行病學調查和資料分析,調查顯示我國6歲到16歲在校兒童青少年整體精神障礙流行率為17.5%,其中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佔6.4%、焦慮障礙佔4.8%、對立違抗障礙佔3.7%、重性抑鬱障礙佔2.0%等,都是兒童青少年中較常見的精神障礙。
崔永華&&,兒童抑鬱症的誘發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兩方面,生理因素包括腦內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下降等,而自身的性格特點、面對問題缺乏有效的心理應對方式、不良的家庭環境及教養方式以及過度糾纏的親子關係等多種原因的交互作用,也可能導致孩子變得悶悶不樂,不願與他人交往,學習動力不足。
警惕兒童抽動症
此外,一些兒童抑鬱症的表現並不典型。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靜然説,可能家長會覺得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男孩子,但其實正常和異常的界限不能以單一的症狀判斷,而是需要以一組症狀來界定。同時,要結闔家庭、學校等多個場合的反饋綜合判斷。還要判斷症狀的嚴重程度,比如是否干擾了正常學習生活、人際交往以及家庭關係。
專家&&,抑鬱症的治療方法在全世界的治療指南當中有兩個比較有效的方法: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如果是輕度抑鬱,首選心理治療。”崔永華説,如果是中度以上抑鬱,那麼就需要藥物治療結合心理治療。“如果是重度抑鬱,就一定要選擇藥物治療在先,但具體情況需要結合患者的自身情況和其對治療方法的接受程度而定。”
對於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出現了精神或心理方面的問題,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王芳説,一是可以通過橫向比較,即如果發現一個孩子的很多行為和別人不一樣,同時這些行為對他造成了明顯的負面影響時,就需要引起家長的關注;二是縱向比較,比如孩子原來非常開朗活潑,但現在卻變得鬱鬱寡歡、不愛説話,這種負向的變化也值得家長關注。
關於兒童抑鬱症
-
“開學綜合徵”患兒扎堆就診
臨近開學,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迎來就診小高峰,就診患兒中不少都是因“開學綜合徵”來就診的。
-
特級教師走中軸傳播名城理念 推動學習課程研發
近日,由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等共同組織的中小學特級教師行走中軸線活動舉辦,十余位教師在專家和城市規劃師的帶領下,深入了解中軸線背後的文化底蘊,以及北京對中軸線文化遺産的保護實踐,推動後續學習課程研發。
-
幸“運”一“夏”城市露營大會在通州區開啟
通州區文旅融合新品牌“遇見·運河”首場主題活動——幸“運”一“夏”城市露營大會在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南區開啟。
-
老樓加梯出資比例指導標準出爐 為業主提供了參考
老樓加裝電梯是北京市重要民生實事項目之一。
-
鼓樓券洞修繕後首次開放 中軸線上演繹時間的故事
為助力中軸線申遺,2019年11月,北京鼓樓保護展示工程啟動,2021年8月正式開工,目前已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