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北京奧運博物館按照75%限流要求恢復開放。這是該館在北京冬奧會後首次開放。該館徵集到的46件(套)冬奧藏品在展廳集中亮相,帶領觀眾重回冬奧時間,重溫冬奧記憶。

北京奧運博物館今起恢復開放,北京冬奧組委授權北京日報社創辦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會刊也在展廳中亮相。記者 程功 攝
冬奧村運動員臥室復原
步入展廳,最顯眼的莫過於冬奧村運動員臥室復原的場景,智能床、棕色的衣櫃、衣架等陳設一應俱全。“這些陳設是我們從奧運村裏直接搬來的。”該館社教項目負責人李菁指着展廳中央這個整潔、乾淨的“房間”介紹。不過,床頭上印有冰墩墩、雪容融圖案的抱枕,床尾處的床旗卻來自別處。
“冬奧會結束後,北京冬奧組委對奧運相關的物資進行了統一回收。“李菁解釋,為此,博物館徵集部專門找到了抱枕及床旗的贊助商,對相關物品進行了徵集,最終對運動員臥室進行了原汁原味的呈現,“就連地板也是模仿原臥室的款式進行了複製。”
“金墩墩”吸引觀眾駐足
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頒獎花束,“金墩墩”“金容融”也在展廳中亮相。“此前,很多觀眾可能只是在電視上看過這些北京冬奧會的代表性元素,這次展覽為觀眾提供了近距離觀摩的機會。”李菁説。
這些展品也成了吸引觀眾駐足的一大亮點。“原來‘金墩墩’並不真的是金子製成的啊。”有觀眾仔細看過後感慨道。李菁接下話茬解釋道,被俗稱為“金墩墩”“金容融”的定製版吉祥物,是頒發給獲獎運動員的專屬紀念品;其花環造型採用了金色材料填充棉花製成,柔軟溫暖,易於手持。
展品亮相盡顯科技范兒
不少新亮相的展品盡顯科技范兒。運動員臥室復原場景旁,是一台曾在冬奧餐廳中使用過的機械臂咖啡機器人,機器人張開的左右臂似乎在做著隨時工作的準備。“這款機器人左右機械臂可以同時操作,左邊機械臂負責過濾、取豆、稱重,右邊機械臂負責取壺、倒水、沖泡。一杯咖啡只需要4分鐘就可以沖泡完成。”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上使用的智能消毒機器人也在展廳“上崗”。李菁説,相比人工消殺,這款機器人可以針對不同的消毒對象選擇不同的消毒劑,並確定合理的運行速度和消毒劑用量,從而能夠做到精準消毒、科學消毒。
重溫激動人心奪冠瞬間
武大靖訓練用頭盔、谷愛凌簽名訓練服、蘇翊鳴參賽服則讓觀眾回憶起運動員們激動人心的奪冠瞬間。“這些物品都是與運動員團隊進行了多次的溝通、協商後徵集而來。”李菁説,這幾件物品“中國風”十足。比如,武大靖的訓練用頭盔又名“華夏戰神孫大聖”,紅底上印有金色齊天大聖孫悟空圖案;谷愛凌簽名訓練服背面圖案是谷愛凌親自設計的龍紋;蘇翊鳴參賽服袖口則繡有金色的祥雲。“希望觀眾也能從中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奧組委授權北京日報社創辦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會刊也在展廳中亮相。截至8月17日,該館已徵集了1735件(套)冬奧藏品,目前徵集工作還在進行中。(記者 牛偉坤)
(原標題:北京奧運博物館今起恢復開放 北京日報社主辦的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會刊亮相)
-
服貿會1700名志願者招募完畢 8月28日起陸續上崗
2022年服貿會志願者招募工作已於日前結束。記者昨天從服貿會執委會了解到,本屆服貿會志願者規模將達到1700名,8月28日起陸續上崗服務,直至9月5日服貿會結束。本屆服貿會規模大、內容多、亮點活動豐富,共招募選拔志願者1700名,涵蓋14個類別90個崗位。
-
打造“數字通州” 副中心部分道路將智能化改造
此次簽訂的合作項目總金額約16億元,覆蓋面積40平方公里,涵蓋通州行政辦公區、文化旅游區、張家灣設計小鎮、運河商務區等主要區域,將進行道路智能化改造升級、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城市級智慧交通大腦構建。北京城市副中心對於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的規劃建設具有示範和引領作用。
-
北京全市水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潮白河水系最優
昨天上午,市生態環境局召開北京市“三水統籌”提升水生態品質新聞發布會。本市在水生態治理中,聚焦影響水生態環境質量和公眾切身感受的劣Ⅴ類水體,突出精準治污,以入河排污口整治為切入點,不斷鞏固治理成效。
-
北京交通大學迎來3500余名本科新生入學報到
昨天,北京交通大學迎來3500余名本科新生入學報到,新生們在迎新海報前拍照留念。新生報到期間,該校在校門口搭起涼棚,擺放了凳子,為新生家長提供休息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教師圖爾貢介紹,該校為新生提供了入校生活補助、健康和人身意外保險、路費補助、助學貸款、助學金、愛心禮包、愛心超市選品、勤工助學實踐崗位、愛心圖書等多樣化的經濟資助。
-
不出遠門也能放鬆身心 京城商圈盯上戶外草坪露營
今夏,僑福芳草地也開放戶外草坪,在每個周末舉辦不同主題的活動,詩會、黑膠市集、飛盤活動、清晨瑜伽……人們可以在不同的氛圍裏,感受戶外新體驗。除了形式上搭建起戶外場景,其中的消費內容也得有個性化特色,否則很難有持久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