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項目訓練基地助 “多維一體”助冰雪運動騰飛
2022-07-30 09:29:55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朝陽區短道速滑隊的小隊員正在基地平整的冰面上馳騁。記者 鄧方佳攝

  昨天(29日)清晨,雄壯嘹亮的國歌聲在北京市冰上項目訓練基地廣場響起。這座位於延慶的亞洲單體最大綜合性冰上訓練中心,目前駐紮着國家隊和北京市、區兩級運動隊共5支隊伍,為176名運動員提供着全方位的優質保障。

  “立足延慶,服務北京,輻射全國,望眼世界。”望著在冰面上馳騁的孩子們,北京市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曉鳴説,“打造亞洲最大的冰雪隊伍備戰、青少年冰雪培訓、冰上賽事活動、專業人才培養多維一體輸出平台,是基地的發展目標。”

  京城冰雪專業隊有“家”了

  在北京冬奧會備戰期間,冰上基地曾為5支冰雪項目國家隊提供服務保障,一流的駐訓條件為運動員創造佳績奠定了基礎,受到了交口稱讚。後冬奧時代,這裡則成為北京冰雪專業隊的“大本營”,開啟了本市競技冰雪發展的新篇章。

  北京冰雪專業隊2016年成立後,一直沒有屬於自己的訓練基地,各隊分散訓練,各方面保障條件參差不齊。今年4月,冰上基地開啟“賽後利用模式”,青年女子冰球隊、短道隊、冰壺隊、車橇項目等多支市隊相繼入駐。北京冰雪專業隊有了自己的“家”。

  “這裡的訓練設施和吃住條件都非常完善,我們完全不用擔心任何問題。”北京青年女冰的石杭和姐妹們已在基地集訓了三個月,國際標準的冰面、整潔舒適的宿舍、營養衞生的餐點令她讚不絕口,“不僅如此,基地的業餘生活也很豐富,閱覽室、瑜伽室、羽毛球館……完全不怕集訓生活枯燥。公寓樓裏還有K歌房,累的時候去吼幾首,特別解壓。”

  如此優質的條件也吸引了不少“國字號”隊伍。中國馬拉松隊此前便在基地備戰世錦賽,目前仍有部分隊員駐紮在此,而中國雪車雪橇隊和中國游泳隊也已確定將入駐。基地成了“香餑餑”。

  “娃娃兵”享受國家隊待遇

  與此同時,上個月,基地開始接待北京市各區冰雪項目梯隊,目前已有來自豐台區、石景山區、延慶區、朝陽區、東城區的六支隊伍相繼入駐。“利用冬奧遺産,進一步提高後備人才專項技能,為市級隊伍發現、培養、儲備人才,也是基地的重要任務。”李曉鳴説。

  儘管區隊中都是業餘運動員,但基地在場地、餐飲、物業、安保等方面,依舊提供了國家隊級別的服務保障。東城區短道隊的王森威,此前曾利用暑假赴長春隨當地專業隊訓練,“那裏的條件沒這兒好,這裡有些器材我之前都沒見過。”朝陽區冰壺隊教練方新宇則説,在基地集訓了一週,這些“娃娃兵”都有專業范兒了,“測試的時候,孩子們無論旋球還是擊打,成功率都提高了不少。身處這個環境,大家都想盡力追趕專業選手的步伐。”

  李曉鳴介紹,未來基地還將結合實際,力爭利用兩至三年,分批多次為全市16個區的120余支梯隊全部提供輪訓服務。此外他還透露,基地在保障各級運動隊駐訓的同時,也將適時向大眾開放,“讓老百姓有機會走進冬奧場館,進一步激發大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積極性。”

  後冬奧時代冰雪依然“熱”

  乘冬奧“東風”,近年來,北京青少年冰雪運動員註冊人數已超7500名。如今,北京冬奧會雖已落幕,孩子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卻依然不減。方新宇介紹,隨着北京冬奧會的舉行,冰壺這個相對小眾的項目吸引了越來越多小朋友的關注。朝陽區冰壺隊目前已有各年齡段小選手共28人,比冬奧會前翻了一倍。該隊16歲的“大隊員”張子珩對此也深有感觸,“看了北京冬奧會,大家對冰雪運動更加嚮往了,很多低年齡段的學弟學妹也拿起了冰壺刷,我們的隊伍正在逐漸壯大。”

  即將升入初三的王森威則發現,冬奧會後,自己在學校越來越出名,身邊參與冰雪運動的小夥伴也越來越多。王森威幼年時練習輪滑,10歲時受到北京冬奧會的感召開始轉項短道速滑,如今已是全市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他深知熱愛是堅持和進步的最大動力,“未來,希望自己也能站上最高領獎&,成為像武大靖一樣的世界冠軍。”(記者 王笑笑 鄧方佳)

  (原標題:北京冬奧會後,這座亞洲單體最大綜合冰上訓練中心更忙了 “多維一體”助北京冰雪運動騰飛)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開館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開館
走進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展館
走進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展館
暑期裏的社區知識競賽
暑期裏的社區知識競賽
北京:多彩活動度假期
北京:多彩活動度假期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76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