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廠房改建而成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西側,同樣利用北人集團老廠房改建的通州區不動産登記事務中心已基本建成,將於今年交付使用。這是記者近日跟隨市政協人資環建委調研通州區老舊廠房更新改造情況時獲悉的。
紅磚灰檐,典型的老舊廠房大跨幅屋頂,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外觀上保留了曾經的工業痕跡。北人集團高大的老舊廠房經過改造,成為二層的政務服務中心。這裡也是全國首個以智能自助服務終端辦理為主要模式的智能型政務服務大廳。
出了政務服務中心,西側的一排廠房如今已經基本完成改造,這裡將作為通州區不動産登記事務中心使用。走進不動産登記事務中心用房,後&作為辦公區域的廠房被隔成上下兩層,前&服務大廳則是利用了兩排廠房之間的空地新建的,玻璃幕頂將自然光引入大廳。
記者了解到,通過老廠房的更新改造,北人集團老廠區將被打造成以政務服務為主,家園服務功能為輔,集文化、科創産業為一體的低密度花園式綜合園區。
其中,園區南部主要承載政務服務功能,總規劃面積6.32萬平方米,主要包括綜合政務服務區、不動産大廳和市政配套。園區北部主要用於文創辦公及一老一小等功能,將引入專注城市配套建設的應用場景設計與智慧科技服務,以及專注歷史文化傳承的文創産品孵化。結合發展夜經濟、培育新都市文化、配套家園中心以及服務入駐企業需求,園區還將引入品牌餐飲、運動健身、電子競技等服務市民的生活配套項目,並建立首個家園中心創新展示中心。
在改造過程中,整體上採用了改擴建的方式進行更新,在解決交通可達性的基礎上保留了廠區內部道路,實現了廠區骨架的延續,優化了廠區內綠化體系,保留了廠區中心綠地,實現了景觀風貌的傳承。
政協委員們實地參觀後,聽取了通州區住建委、發改委及中關村通州園管委會關於老舊廠房改造情況的介紹。據悉,通州區已經建立了第二批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更新項目儲備庫,共計187個項目,其中涉及低效産業園騰籠換鳥和老舊廠房改造項目28個。北人廠(南區)老舊廠房改造提升項目和張家灣設計小鎮更新項目分佈獲得了首屆北京城市更新“優秀案例”和“最佳實踐”,北泡輕鋼地塊二期項目、&湖圖書城提升改造項目列入了2022年城市更新示範項目,北京光學儀器廠正在進行前期謀劃。(記者 孫穎)
-
北京城市副中心:老廠房升級改造變政務服務空間
出了政務服務中心,西側的一排廠房如今已經基本完成改造,這裡將作為通州區不動産登記事務中心使用。
-
夏日“清涼經濟”:如何增添消費活力
走進北京的一些電器賣場,空調、冰箱、電風扇等夏日“消暑必備”家電擺在顯眼位置,不少市民正在選購。
-
北京張家灣:“從前一路尾氣,現在一路氧吧”
剛開始騎車,林殿勇就跟着別人騎行路線走,出了張家灣,沿運河西側一路奔北,到了東關大橋然後折返。
-
北京:22個傳統商圈基本完成升級改造
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郭文傑介紹,一年來,北京市60多家單位協同聯動加速推進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持續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
在京高校錄取通知書“上新”
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邊框設計靈感來自京師大學堂牌匾龍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