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昨天,隨着最後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康復出院,小湯山方艙醫院實現“患者零病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雙零”目標。全部感染者出院後,方艙醫院將根據疫情形勢,做好隨時應急啟用、保障救治的準備。
2021年11月,為全力應對疫情,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本市提前啟動北京小湯山醫院應急改造工程,利用1個月時間改建為“健康驛站”,用於接收密接等隔離人員。今年4月下旬,為做好無症狀感染者及輕型感染者的集中收治,小湯山“健康驛站”轉換為方艙醫院。經過3天緊急提升改造,4月底,本市第一個輕症方艙改造完成,具備9個隔離單元、1200張床位的保障能力。
5月1日,小湯山方艙醫院投入運行,當日凌晨4時7分收治第一例感染者。截至7月9日,方艙醫院共運行70天,先後開放3個隔離單元,累計接收感染者1130例。感染者中年齡最大61歲,最小8歲。北京佑安醫院、北京小湯山醫院、北京兒童醫院、首兒所附屬兒童醫院、北大第一醫院等12家醫院先後派出醫療隊支援方艙醫院,324名醫療隊員攜手抗疫。
運行期間,方艙醫院堅持中西協同、辨證施治,並開展分級查房、多學科會診。在院感防控方面,堅持三級管理,通過“鷹眼監控”系統,創立了指揮部感控組和隔離單元感控專員感控風險位點雙監督制度,形成24小時雙崗監控模式,確保醫護人員零感染。
方艙醫院裏,溫暖一直在傳遞。這裡有心靈驛站,對有需要的隔離人員進行心理干預;為高考生提供單間隔離,設立考場,保障考生順利考試……“這麼多默默無聞的人在這個炎熱的夏天,守護着我們,助力我們早日康復,謝謝大家!”一批批感染者出院回家,方艙醫院收到了數十封感謝信,字裏行間凝聚着對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記者 孫樂琪 通訊員 劉慧)
(原標題:小湯山方艙醫院實現“雙零”目標)
北京要聞
-
0!7月9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
-
聽文物講解!國博推出“説唱陶俑”語音導覽棒棒糖
-
“加減法” 北京3958條背街小巷環境面貌整體改善
-
《京津冀藍皮書:京津冀發展報告(2022)》在京發布
9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聯合發布了《京津冀藍皮書:京津冀發展報告(2022)——數字經濟助推區域協同發展》。
-
24小時雙崗監控 小湯山方艙醫院實現“雙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