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點半,中國盲文圖書館門前的南緯路西口,清脆且急促的猶如敲擊玻璃瓶子的聲音正從人行橫道信號燈下方的音箱裏傳出——這個方向正是綠燈。在垂直方向的紅燈下方,另一種頻率緩慢的敲擊聲,“噠噠噠”地傳來。“我們聽起來,這個方向的聲音像是敲木頭。”正在過馬路的視障人士左丹丹和張軍軍説。這種新型的、為視障人士服務的信號燈語音提示器,正在全市眾多路口安裝。記者從市交管局獲悉,目前城區範圍內已有256個路口安裝了此類設備,年底之前,覆蓋範圍還將擴大一倍。
“現在路口的視障人士提示音裏,分別有3種音頻和3種提示語。”市交管局科信處民警馬曉萌告訴記者,音頻分別是間隔較長的“滴”聲、間隔較短的“滴滴”和間隔極短的“滴滴滴”,分別代表“紅燈”、“綠燈”和“綠燈即將結束”,同時在不同方向配以男女聲的提示語:紅燈期間的“現在是紅燈”、綠燈期間的“現在是綠燈,請安全通過”和綠燈即將結束時的“綠燈即將結束,請謹慎通過”。
馬曉萌説,對視障人士來説,這個改變太重要了。“去年北京開始‘禮讓斑馬線’,再配合現在的設備更新,我相信視障人士出行今後會更順暢、更安全。”
在中國盲文圖書館從事“信息無障礙”工作的張軍軍説,大約一年前,市交管局的技術人員來圖書館徵求視障人士的意見,同事們紛紛根據各自的體驗,提出了相關改進意見。“和最初的版本比,現在的聲音、節奏,都發生了挺大的變化。”現在步行的出行效率明顯在提升,這個系統被同事們視作“無障礙出行”的樣板。“我自己就是做‘無障礙’方面工作的,現在上班更方便,也是另一種‘無障礙’了。”
和之前只有節奏變化,且只單有一種“脈衝音”的盲人過街提示音響系統相比,現在這套新設備,用男女聲播報、加入立體和弦的清脆的敲玻璃瓶聲和稍微沉悶的敲木頭聲作為不同方向不同信號的區分,對視障人士的服務已不可同日而語。記者注意到,南緯路西口的南北方向是男聲,東西方向是女聲,兩位視障人士告訴記者,他們通過男女提示聲,就能夠區分方向,避免干擾。
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底,全市將完成496個路口的語音提示器改造。隨着北京市信號燈每年標準化升級的推進,今後每年還會改造450處信號燈路口。(記者 安然)
(原標題:視障人士出行更方便安全 新型“信號燈語音提示器”256個路口上崗)
-
下周一早高峰壓力再增
7月4日起,機動車限行尾號輪換,同時幼兒園返園。
-
北京健康寶核酸天數計算規則、疫苗接種狀態調整
今天一大早,不少市民打開北京健康寶後發現,2日凌晨出的核酸檢測結果,核酸檢測時間顯示為1天而非此前的0天。
-
新型“信號燈語音提示器”上崗 方便視障人士出行
今年年底,全市將完成496個路口的語音提示器改造。
-
“服役”60餘年老水閘翻新迎大考
密雲水庫調節池泄洪閘改建工程主體結構於日前完工,在北京進入主汛期前,閘門已具備開閘通水條件。
-
門頭溝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 專項行動計劃發布
近日,門頭溝區召開“營商環境建設年”工作啟動大會,發布“5+1”專項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