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4日),2022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開考,10.09萬考生走進考場,在試題中感受北京發展,書寫夢想與未來。
首門考試語文科目試卷中,作文題目依然為二選一,考生可選擇以“我創造了新紀錄”為題,記錄一次“新紀錄”的誕生,也可展開回憶或想象,以“那個星期天”為題,描寫一個別樣的星期天。
走出考場,考生們普遍反映,兩道作文題目都讓人有話説。在人大附中考點和八十中考點,記者隨機採訪了20余名考生,選擇寫“新紀錄”的考生超過半數。人大附中一名女生寫了自己練習舞蹈的小突破,她引用了解説員描述花樣滑冰運動員羽生結弦的一句話——“勇士低聲回應:‘我就是風暴’”。她説,受到運動員拼搏精神的鼓舞,她也突破了自己學習舞蹈的瓶頸。“我寫了自己在田徑場上取得的新紀錄,不止是成績上的新紀錄,還有自己在這一過程中在意志品質等方面收穫的新成長。”八十中考點一名男生説。
也有考生選擇寫一個特別的“星期天”。“這個話題我覺得特別好寫,度過了那麼多的星期天,總有一個讓我們難忘的星期天。”八十中考點一名考生説。記者採訪發現,星期天裏的親子互動、疫情下的特別經歷都成為考生的作文素材。人大附中考點一名女生就寫了自己居家學習時做核酸的經歷,“星期天是休息日,檢測點不設學生通道,但是鄰居們知道我是初三考生,主動讓我先檢測,我覺得特別溫暖。”還有考生發揮想象,寫下星期天裏小賣部的故事,和店員暢談學習經歷,講述自己的夢想。
“今年4月剛剛揭牌的國家植物園進了考題,答題的時候很有親切感。”人大附中考點一名考生説,試卷體現了北京特色,關注到了城市的發展。考試院專家&&,試卷基礎運用部分設置在國家植物園做“研學”的情境,滲透了感受生物多樣性、關注環境保護的意識導向。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內容中,有北京學生熟悉的勞技課程和勞動實踐活動課程,涉及在北京地區各資源單位展開的各類課內校外勞動實踐活動,反映了學生親身經歷的勞動場景,引導學生關注勞動的價值,重新認識初中階段的勞動類綜合實踐活動,了解未來勞動教育在課程中的重要地位。
“順手”是大多數考生對語文試卷的整體評價,一些考生&&,做完試卷還能剩下15分鐘左右的檢查時間。考試院專家介紹,為落實“雙減”要求,語文試卷降低了文字量,進行了考查要點的整合與拓展,實現減量、提質、增效的目的。相較往年,語文試卷還減少了基礎運用的1道題目。(記者 李祺瑤 牛偉坤)
(原標題:中考語文卷落實“雙減”緊跟時代脈搏 孩子們京味考題中書寫未來)
-
北京城市副中心已成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接地
今年,圍繞“全面落實城市總體規劃和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推動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
-
生物多樣性家底披露 生態向好指示物種頻繁出現
在2021年的調查中,實地記錄北京新記錄種17種,包括苔蘚3種,維管植物1種,昆蟲3種,大型真菌10種;其中中國新記錄種6種,全部為大型真菌。
-
北京千家公園分七類四級管護 便於開展精細管護
全市公園已超1000家,各有各的特點。市園林綠化局日前制定印發了《北京市公園分類分級管理辦法》,將全市公園分為七類、四個等級,以便於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細管護。
-
國圖典籍博物館開展 196件展品國圖講述古敘利亞
亮相展覽的還有獨具兩河流域風情的珍珠母貝鑲嵌畫、記錄亞述帝國戰爭烽火的大小浮雕等。
-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首鋼滑雪大跳&進入數學考題
從國家清潔能源開發到北京冬奧會比賽項目,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試卷中,國家事、身邊事紛紛入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