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北京又添城市新地標。經過4年的改擴建,百年老站北京豐&站“變身”大型鐵路樞紐客站,6月20日7點26分,G601次復興號列車從北京豐&站緩緩開出,標誌着北京豐&站正式投入運營。

6月20日,G601次復興號列車從北京豐&站開出。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北京豐&站位於北京市西南三環與西南四環之間。從空中鳥瞰,這座建築面積近40萬平方米的大型客站,幾乎相當於56個標準足球場。
方形建築坐落在方形&基之上,整體中軸對稱,契合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宏偉出挑的屋面挑檐象徵中國傳統建築的挑檐,外立面的陶板幕墻肌理對應老北京的磚墻肌理,麥穗黃色的陶板,寓意“豐收、喜慶、輝煌”。
“八百多年前,‘豐&’地名源於金朝拜天的拜郊&,因此北京豐&站設計方案取‘築&建城’之意。”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豐&站設計負責人馬輝説。

北京豐&站建築立面構成分析圖。(北京鐵路局供圖)
北京豐&站是國內首座採用高速、普速客運雙層車場設計的特大型車站,形成“頂層高鐵、地面普速、地下地鐵”的立體交通模式,有效節約土地;互不干擾的站房流線體系,方便乘客換乘。這裡每小時最高可容納14000人同時候車,設有32條到達出發線,32個客運站&面,是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暢通融合、綠色溫馨、經濟藝術、智能便捷的“外表”和“內涵”,讓北京豐&站成為首都一座新的地標。

北京豐&站效果圖。(中鐵建工集團供圖)
據北京豐&站副站長王建介紹,北京豐&站開通運營後,主要辦理經由京廣高鐵至石太高鐵方向的動車組列車,以及京九鐵路、京原鐵路方向和部分北京樞紐中轉普速列車客運業務,初步安排旅客列車120列。北京鐵路樞紐北京西站、北京站等車站功能相應優化調整,各車站分工更加科學合理。
豐&火車站始建於1895年,曾開辦客貨運輸、列車編組等業務。豐&站是北京最早火車站,後成為津盧、盧漢、京張三條幹線鐵路的交匯點,重要性進一步凸顯。2010年,豐&站運輸業務全部停辦,2018年9月實施改擴建工程。(記者丁靜、樊曦)
-
北京又添新地標 北京豐&站正式投用
北京豐&站是國內首座採用高速、普速客運雙層車場設計的特大型車站,形成“頂層高鐵、地面普速、地下地鐵”的立體交通模式,有效節約土地;互不干擾的站房流線體系,方便乘客換乘。
-
任鳴:能成為人藝人,此生足矣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著名導演、藝術委員會主任任鳴,2022年6月19日因病在京去世,享年62歲。
-
蔡奇到昌平區檢查疫情處置工作
昨天,市委書記、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蔡奇主持召開會議調度疫情處置工作,並到昌平區現場檢查,看望慰問冒着高溫堅守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
-
北京前五個月進出口總值突破1.4萬億元
記者從北京海關獲悉,1月至5月北京地區(含中央在京單位,下同)進出口總值1.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4%。
-
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北京豐&站開通運營
始建於1895年的鐵路豐&站6月20日迎來“新生”,從北京最早火車站“變身”為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