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商務區用上“聰明”綠電
2022-03-30 09:11:27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在北京國際財富中心園區,屋頂灰色光伏板與古色古香的建築完美融合。 記者 白繼開攝

  近日,位于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的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綜合智慧能源項目一期已經完成建設,後續二、三期還將繼續建設虛擬電廠、全釩液流電站、零碳綠色生態園等,加快推動城市副中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項目全部投運後,不僅每年可生産“綠電”約3500萬度,還能實時根據電網需求合理消納或存儲電能,實現清潔能源“聰明”使用。

  屋頂鋪光伏板實現自發電

  春日來臨,光照漸漸變強。在城市副中心北運河畔的北京國際財富中心園區15號樓上田八木公司樓頂,剛剛搭建完成的單晶矽光伏板盡情吸收著陽光的能量。這片樓頂共搭建了200余塊光伏板,表面呈灰色,遠望與古色古香的建築屋面融為一體。僅這一片樓頂,日平均發電量可達250度。

  “像這樣的光伏組件已經在園區1、4、5、8、15號樓共5棟樓的樓頂完成了安裝,發電量可以達到園區日間總用電量的10%左右。”國華投資綜合智慧能源公司技術總監張志昊介紹,這種小尺寸高密度的單晶矽光伏板採用了領先的多主柵技術,可有效提高光學利用率,並降低內部電流損耗,擁有更低的溫度係數及更低的工作溫度,可在每天6點到18點利用光伏效應進行發電,光電轉換效率可以達到21.6%,且能夠持續使用25年。

  虛擬大腦統籌調配能源

  有了光伏發電設施産生綠電,還需要有一個聰明的“大腦”合理調配使用它們,這個聰明的大腦就設在8號樓的“兩區”展廳內。根據規劃,項目將搭建城市副中心首個綜合智慧能源虛擬電廠控制中心和運河商務區碳資産管理平臺,實現全項目能源統籌調配。

  張志昊介紹,虛擬電廠控制中心負責協調管理項目所有分布式發電設施、儲能設施和地源熱泵等可調柔性負荷資源,具備接入北京電網實現迎峰度夏和冬季填谷能力,可通過電力市場化機制提升負荷側靈活調控能力,服務電網安全穩定運作,加速新能源本地化利用,降低運河商務區域內綜合能耗及碳排放指標。

  碳資産管理平臺則相當于建立一個碳資産“身份證”,通過物聯網接入運河商務區內各類能耗表計,可以實現實時能耗和碳耗的追蹤,自動進行碳排放量計算,實現碳排放監測、碳配額分配、碳核查和碳交易、綠證交易等全流程碳管理服務。

  年産綠電可達3500萬度

  對于一個新型電力係統來説,僅僅建立清潔電源和智慧電網還是不夠的,考慮到新能源生産受到光照、天氣等自然因素影響波動較大,一套可在用電高峰期供能、低峰期儲能的儲能電站必不可少。綜合智慧能源項目計劃在未來建設一座全釩液流儲能電站,可達到最高安全等級,預計可存儲電量8000度,提高新能源發電消納能力,提高電網安全運作水準。

  項目還將在北京國際財富中心東側五河交匯處的核心位置建設一座城市副中心零碳綠色生態園,不僅將大規模應用光伏發電設施進行發電,還將建設零碳科技長廊、光伏步道、光伏座椅、光伏路燈等市民可知可感的光伏設備,打造綠色零碳示范,讓市民置身鳥語花香中體驗碳中和的魅力。

  該項目順利運作後,國華投資公司將以整區推進的模式在運河商務區大規模投資建設分布式光伏項目。屆時,分布式光伏設施所生産的綠電將統一接入碳資産管理平臺和綜合智慧能源虛擬電廠控制中心,實現運河商務區能源係統“源網荷儲”一體化協調運作,充分響應電網綠電消納需求。

  運河商務區綜合智慧能源項目一、二、三期全部投運後,預計每年可生産綠電約3500萬度,相當于節約標煤1.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48萬噸,並可根據園區能源碳足跡,實時計算碳排放、碳減排情況,設定、優化碳中和路徑,打造城市副中心零碳清潔能源利用示范區。(記者 孫雲柯)

  (原標題:智慧能源項目一期建設完成 運河商務區用上“聰明”綠電)

+1
【糾錯】 責任編輯: 雲賽俠
北京要聞
  • 北京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全體會議召開 蔡奇主持
    昨天上午,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全體會議召開。會議傳達了中央外辦關于2022年地方外事工作的要求,審議了市委外事委2022年工作要點,書面審議了市委外事委2021年工作報告。
  • 北京:到2025年城區和主要鄉鎮基本形成3公里影院圈
    北京在穩定電影産量的基礎上,將實現電影生産整體品質的大幅提升,力爭每年票房過億元影片達到20部左右,京産影片票房佔國産影片總票房的50%以上,獲得國家級電影獎項位居全國前列。
  • 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召開
    昨天上午,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召開。市委書記、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領導小組組長蔡奇主持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領導小組第一副組長陳吉寧,市委副書記、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領導小組副組長張延昆,中央外辦副主任、領導小組副組長劉建超出席。
  • 陳吉寧主持會議研究城鄉結合部減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事項
    昨天下午,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研究《北京市城鄉結合部減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事項。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進閒置低效土地盤活利用,打開高精尖産業發展空間,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提升區域生態係統完整性、連通性。
  • 全市供水設施首次完成全面“體檢”
    記者昨天從市水務局獲悉,全市供水設施首次全面“體檢”自去年啟動,共涉及66座供水廠及相關配套設施、12474公里供水管線。此次供水設施普查幾乎涵蓋了本市全部公共供水廠及800余座配套供水設施,普查管網長度佔全市供水管網總長度的70%。
運河春色
運河春色
林海守塔人
林海守塔人
“世界水日”倡節水
“世界水日”倡節水
珍稀候鳥頻頻飛臨北京平谷
珍稀候鳥頻頻飛臨北京平谷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54531128515073